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最新大型SUV推荐

2015-02-28 13:38:0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更优秀更全能

   ——最新大型SUV推荐

    □ 海燕/编译

   随着SUV热潮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细分SUV市场开始快速增长,其中,大型SUV车型以其全面的综合能力和优秀的功能性,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虽然这类SUV车型,由于车重、四驱系统等原因,在燃油经济性方面并不占优势,但对于那些对空间、舒适性或越野性能有需求的用户来说,这类SUV车型则十分给力。

   近期,美国《消费者报告》对多款最新大型SUV进行了测评,其中,重点测评了3个品牌4款最新设计的车型,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雪佛兰Suburban Tahoe

   驾驶雪佛兰Suburban和Tahoe会有一种仿佛回到了过去开着卡车的年代。现如今大多数的SUV都是由轿车设计演变而来,但这两款雪佛兰全尺寸SUV则是少数始终延续了美式卡车设计风格,采用框架车身平台设计的车型之一。

   当然,基于轿车设计的SUV趋向于更加舒适、操作更便捷,燃油性更好,但这两款车型的实用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的SUV:不仅提供了真正的四轮驱动,而且其拖车牵引力达到了3600千克以上,内部空间相当宽敞,尤其是加长版Suburban提供了超大载物空间。而Tahoe则是Suburban的缩小版,比Suburban缩短了约50厘米。它们在GMC品牌下分别被称为Yukon和YukonXL,每款车都可以乘坐7~9个人,而且由于Suburban具有超大的载物空间,因此是家庭出游的必备车型之一,其载物空间达到了1750升,Tahoe则是1330升。

   相比这两款车型,丰田Highlander(汉兰达)的载物空间为1134升,拖车牵引力为2250千克。

   全新设计的2015款Suburban和Tahoe拥有豪华的内饰,增加了不少电子娱乐系统,可电动折叠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能够翻倒靠背获得宽敞平整的载物空间,另外还配备了许多先进的驾驶员安全和可视辅助系统。以上两款车型均搭载了改进的5.3升V8发动机,其燃油经济性比老款车型提升了14%,带来了极佳的16mpg(每加仑行驶的英里数,1加仑=3.78升,后同)整体油耗。但不足的是这两款SUV比老款车型行驶缓慢。GMC旗下YukonDenali搭载了308千瓦V8发动机,只比5.3升的这两款车型减少了2mpg的油耗。

    在雪佛兰/GMC家族中,SuburbanLTZ是最有吸引力的车型,主要是因为LTZ版车型配有磁流变减震器(Magnetic RideControl),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驾驭和操控的水准。再加上Suburban空旷的乘客舱与行李舱完美的融合,增强了实用性,是许多其他车型所不能匹敌的。但相比Suburban,Tahoe则稍显逊色,因为众多轿车版SUV操控更加舒适,反应更加精准,燃油效率更高,价格也更便宜,甚至还有的新款柴油车其牵引力可与Tahoe相媲美。

   除了这两款车型庞大的车身设计之外,驾驭这两款“巨兽”也会惊奇地发现其非常安静,这点很像豪华轿车。另外,操控绝佳,车身倾斜小,转向系统相对迅速,稳定性好。但由于只配有基础版悬挂系统,因此TahoeLT在紧急避障操控试验中显得有些颠簸和不平稳,这样影响到了其性能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驾驶者的信心。

   虽然Suburban外形庞大,但由于装配了较大尺寸的轮毂和磁流变减震器,让其操控更加轻松自如。在本次测试中,基于Suburban以上的配置,让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身倾斜,增强了抓地力,使驾驭更舒适更灵活。另外,Suburban的操控更加稳定和易于控制,而Tahoe则有些僵硬,操控不稳定。内饰方面彰显豪华气质,前排座椅舒适,支撑性好。电动倾斜式可伸缩方向盘以及电动可调节踏板让操控更加舒适便捷。

   这两款“大块头”车型,庞大的车身让驾驶者很难看到后车窗,视野范围变窄,此外还配有后备摄影机,更高配置车型配有盲区监控。两款车第二排座椅非常宽大舒适,但成年人乘坐起来过于低矮。LT版车型3人座第二排座椅是标准配置,进出第三排非常方便,但Tahoe车型的腿部空间十分紧凑,而Suburban腿部空间却十分宽敞。

   这两款车的控制程序简单易用,触摸屏菜单易于导航,手动方向盘控制系统与仪表盘的小屏幕相连接用来控制音频、电话和出游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进入导航地址以及拨号给联系人,其配备的5个USB接口足以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选购最佳车型——首先推荐雪佛兰LTZ版车型,该车配有磁流变减震器,使操控更加灵活自如。其次,只有GMC旗下高端品牌Denali才配有磁流变减震器。换句话说,如果消费者不需要Suburban那样的宽敞空间,那么建议放弃选择Tahoe,考虑购买Dodge(道奇)Durango和丰田汉兰达(ToyotaHighlander)。

    丰田汉兰达混合动力车

   这款重新设计的汉兰达混合动力车是一款中型SUV,最多可乘坐7人,驾驭舒适自如,拖车牵引力为1575千克,带来了极佳的整体油耗25mpg,这一油耗与许多小型SUV以及中型轿车的相同,综合以上优点,该车在中型SUV车型中得分最高。

   该款混合动力车搭载了流畅且动力十足的V6发动机,增加了一个混合动力电池组和3个电机,最大功率增加到205千瓦,匹配了无级变速器,替代了传统的6速自动变速器。另外,该车25mpg的油耗比普通汉兰达车型20mpg的油耗还增加了25%,但比旧版汉兰达混合动力车型的油耗要减少了2mpg。该车动力传递流畅自如,电动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转换非常完美,通常电动机行驶时速可达到约35mph(每小时英里数,1英里=1.6公里,后同)。

   丰田公司出品的这款混合动力车是仅有的高端Limited限量版车型,与之前测评的汉兰达XLE(市场价38941美元)相比,最便宜的混合动力车型起价也达到了48555美元。与此同时,要想获得诸如防追尾和车道偏离警示等先进的安全系统,那么还需要支付1400美元的套餐才可以拥有,或者购买售价51045美元的Limited版带有Platinum套餐车型,其标配里面就包括了这些安全系统。

   这款2014全新设计的汉兰达比旧版车型稍大,内部空间稍显宽敞,第三排可乘坐3人,该车操控极佳,稳定性好,弯道处车身倾斜小,当推至操控极限时,其稳定控制系统使驾驭更加安全。另外,其节能型再生制动器非常灵敏,停车距离非常好。

   该车Limited限量版车型内饰相当豪华,前排座椅支撑性好且舒适,驾驶员空间宽敞,控制系统操控简便,可视范围广,配有标准后备摄影机。同时,该款丰田车的吸引人之处在于其全新的车载系统,菜单操作简便,选择功能简单,配有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和调频。此外,还配有极佳的语音控制系统以及最全面的蓝牙媒体音频界面。

   选购最佳车型——尽管汉兰达混合动力车型的表现优异,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其昂贵的价格让人却步,多数人选择了标配的汉兰达车型。在普通版汉兰达车型中,XLE是最佳选择,尽管只有Limited限量版车型才配有高科技安全系统。若消费者不需要第三排座椅,那么可以考虑JeepGrand Cherokee(吉普大切诺基)柴油版,这也是一款不错的选择,其价格便宜,整体油耗24mpg。

    福特C-Max混合动力车Energi

   福特C-Max混合动力车是继丰田Prius(普锐斯)及其家族车型之后推出的又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整体油耗37mpg,普通C-Max车型的燃油效率没有普锐斯车型的高,内部空间也不够宽敞,但这款C–Max噪音相当低,操控更加舒适。其Energi版车型与普锐斯插电式车型相似,在节能模式下行驶的时间更长,比普通C-Max车型更省电。此外,Energi电池容量更大,在开启传统混合模式行驶之前的电动模式下运行可达到约30公里,这一范围是普锐斯插电混合动力车的两倍,但只达到了雪佛兰Volt插电混合动力车的一半,而且由于Energi电池容量的增大也随之减少了其行李舱的空间。

   驾驭Energi和普通C-Max混合动力车型十分相似,不仅能效高,转向精准,反应迅速,而且充满驾乘乐趣。其内部静音效果极佳,离地距离高,进入车内高度低,使进出更容易。该车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的整体油耗为94mpg,而普锐斯只有67mpg。当转换至普通混合动力模式时,和普通C-Max的油耗一样,为37mpg。同时中控台上的两个手动按钮用来选择纯电动模式和普通混合动力模式:“EVNow”表示电动模式(只有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行驶);“EVLater”表示稍后使用纯电动模式,这一模式在交通拥挤的路段更为适用。

   Energi在普通120伏电压下充电需要6个小时,在240伏电动车充电器上需要2.25个小时,后者效率更高。如果上下班采用电动模式行驶18公里,那么一天的费用不足1美元,这样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在电动模式下,C-Max发动机和电机的整体输出为143千瓦,从汽油转换到电动模式的过程非常顺畅自如,发动机噪音小。而在混合动力模式下,C-Max在开启发动机行驶之前,其速度可达到35mph。甚至在电动模式,采用全动力行驶时,发动机也会开足马力,最高速度可达到约70mph。

   此外,测评中还发现用来辅助重新充电的再生制动系统操作起来过于灵敏。内饰方面,C-Max十分宽敞,车窗宽大,视野范围广,但驾驶位置稍有狭窄。后排座椅稍低,但空间宽敞。其配置的MyFordTouch车载系统在行驶过程中不易使用。

    选购最佳车型——C-MaxEnergi配置齐全,若增加302A套餐可获得后备摄影机以及电动提升式车门。

    《消费指南》2015年2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