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主编播报(2014-09)

2014-09-24 12:47: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4年全国质量月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科技部、公安部等37个部门联合部署的2014年全国质量月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启动仪式现场宣布全国质量月启动。今年全国质量月的主题是“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

    201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突显4个特点:企业更加主动,政府更加重视,百姓更加关心,国际更加关注。9月,全国各地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质量专题活动,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全民参与质量发展事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努力实现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

    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3地签署了《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仪式后,围绕国家质量基础、质量认证创新与发展、质量发展与经济转型、质量铸就品牌等主题,开展了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活动。

     国家标准委部署2014年世界标准日宣传工作 

    9月5日,国家标准委就2014年世界标准日宣传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做好2014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工作。

    据悉,今年世界标准日主题确定为“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呼应世界标准日主题,同时更加突出标准化在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标准委将今年世界标准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标准构建统一市场规则”,旨在推动企业、行业和经济体增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标委将于10月8~21日在北京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周”活动,包括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周中国主题日活动、举办2014年度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奖获奖成果展、召开标准化改革发展圆桌会议、举办重要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启动消费品安全标准化“筑篱”行动等一系列活动。

     “质检利剑”行动围绕儿童用品开展执法打假“大会战”

    一场有关儿童用品执法打假的“质检利剑”集中行动,9月9~13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根据前期摸排发现的案源线索,组织部分省份开展入场集中检查。 

    儿童用品执法打假工作一直是质检执法打假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执法打假以电玩具、童车、汽车安全座椅、奶瓶奶嘴、纸尿裤为重点产品,重点查处生产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产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未取得CCC强制性认证或超认证范围生产、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截至9月初,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打假人员15196人次,检查企业5269家次,查处儿童用品产品质量违法案件220起,涉案货值171万元,移交其他部门案件4起。

       原产意大利服装质量安全不合格案例居首

    8月27日,质检总局发布了上半年进口服装、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状况。上半年全国报检进口服装货值27.6亿美元,检验检疫部门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其中396例涉及质量安全不合格,质量安全状况不容忽视。其中不合格进口服装原产地相对集中,来源于意大利的服装质量安全不合格案例高居首位,越南、韩国、孟加拉国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不合格批次也较多。

    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中,“快时尚”品牌不合格占比居高不下,在396例质量安全不合格的进口服装中,不合格批次最多的前五大品牌中有4个为“快时尚”品牌,分别为:FOREVER 21、ZARA、H&M和MANGO。婴童服装部分项目不合格问题同样突出,占比11.72%。今年上半年,全国报检进口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货值2.48亿美元,其中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产品635批,不合格货值达2346.2万美元,不合格情况主要表现在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和安全卫生问题等方面。

    发布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并非“零风险”,其质量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从今年上半年检出不合格情况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不合格达454批,其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60批,包括英国“TOMIC”、日本“NISSHIN”、韩国“CUBE”、意大利“sambonet”等品牌。

     大米砷限量国际标准获通过

    前不久,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在日内瓦通过了大米中的无机砷限量国际标准,即每公斤0.2毫克。这一标准是由中国牵头的工作组起草完成的。

    砷包括有机砷和无机砷,有毒的主要是无机砷。大米含砷量高低,主要与地下灌溉水直接相关。据专家介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设立了稻米中无机砷限量指标,即每公斤为0.2毫克,对于这一标准门槛,我国生产的大米基本上都能达到,只有不超过1%的大米达不到,而且国内省级检测机构都能进行无机砷检测,消费者可放心选购。《消费指南》2014年9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