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成立暨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2014-08-22 10:33: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促进“质量共治”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成立暨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本刊特约记者 马文生/文

  7月3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注定要载入我国消费品产业发展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际召开的一次盛会,是质检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同时也是全国消费品产业界集聚一堂共话质量安全、共谋产业发展的一次盛会。

  这一天,群贤毕至:国务院领导作出批示、全国政协副主席颁发证书、多位部级领导亲临会场、14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担任顾问,每一位嘉宾都表达出政府部门对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一天,嘉宾云集:工信部、商务部、民政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总局,每一个监管者在消费品领域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天,“大腕”频现:海尔集团、三星电子、正泰集团、香江集团、科瑞集团、海王药业等,每一个企业在消费品领域都有沉甸甸的分量。这一天,社会关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质检报刊社,每一个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构成了共同治理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次行业的盛会,是千千万万消费者生活中的大事,是中国消费品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消费品制造基地,也是有着13亿人口的最大消费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消费品品种和数量极大丰富,消费品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消费品市场对于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07年的39.6%提升至2013年的50%。但总体来看,我国消费品产业仍然存在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的现象,同时也存在进出口商品质量不容乐观、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和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屡禁不止等问题。提升我国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各项工作亟待加强,任重道远。在这一现实情况下,集聚各方力量、调动多种资源,促进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实现“质量共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品问题关系民生民心,关系内需外贸,关系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促进会要汇聚更多力量、主动攻坚克难、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促进会实实在在建设成为有影响、有作为的知名团体。”作为促进会业务指导单位的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讲话直奔主题、要求明确。

  “推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中国消费品对内对外的影响力、美誉度与可信赖水平,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服务!”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首任理事长李长江的话掷地有声。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消费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消费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会驻会副理事长王铁夫道出了成立促进会的目的和意义。

  “强调专业特色、聚焦质量安全”,来自老板电器的俞佳良道出了对促进会的祝福;“发挥促进作用、强化示范引导”,来自中兴移动的张铁军提出了良好建议;“提振消费信心、提升国际信誉”,来自左右家私的吕福顺展望了促进会的美好未来。

  促进会成立大会,是庄严的典礼,是良好的开端,吹响了共促消费品质量安全的号角。“衷心祝愿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越办越好,为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作出历史贡献!”支树平的讲话寄托着对促进会的美好祝愿。

  《消费指南》2014年8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