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牛奶激素的是与非

2014-08-22 10:28: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云无心/文

  说起现在的牛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现在的牛奶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味道营养都不行。”

  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都不允许给奶牛使用生长激素,而美国却在1993年批准使用。为什么会出现其他国家要禁用,而美国又批准其使用的情况?这与各个国家对“牛奶激素”的研究认同度以及对动物福利的考虑都有关系。

  牛奶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的生长激素学名为Bovine GrowthHormone,简称BGH。在几十年前,人们发现把BGH注射到母牛体内可以促进产奶,不过,这一发现在当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时BGH只能从死牛的脑袋中提取,其成本会大大超过增加的奶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让BGH的应用成为可能。把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转到细菌中,通过培养细菌就可以合成出同样的蛋白质,这样得到的牛生长激素被称为“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为rBGH,有时候也简称为rbST。

  与社会上各种关于牛奶激素的传说不同,rBGH并不能让奶牛平白无故地产奶。在奶牛生小牛之后,其产奶量会逐渐增加,通常到70天时达到最多,然后逐渐下降。如果在到达这个最大量之前给奶牛注射rBGH,那么产奶量的下降就会变得缓慢。这样,奶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牛奶。平均而言,使用了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一成左右。

  牛奶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关心的还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这种“可能的危害”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激素本身是否有害健康,二是使用了激素的牛奶是否含有其他有害健康的成分。

  牛奶激素不管是天然的BGH还是“人工”的rBGH,都是蛋白质。一般而言,蛋白质被食用之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但从逻辑上讲,不能排除蛋白质整体或者大片段被吸收的可能。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就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这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测来确定是否有害健康。否则,如果被分解成了单个氨基酸,那么就跟其他食物蛋白质一样,不足为虑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必进行更长期的实验来验证其对健康的影响。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曾进行大剂量的短期动物实验。在连续28天中,老鼠被喂以大剂量rBGH——剂量高达为奶牛注射剂量的100倍,没有观察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异常。因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做出安全的结论。

  不过,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不同意美国FDA的结论。他们认为FDA的评估中遗漏了一项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是欧洲要求的rBGH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实验是用不同剂量的rBGH喂养老鼠,检测老鼠体内的抗体反应。结果发现: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5毫克的老鼠没有异常,但是剂量为5毫克的老鼠中就有一部分产生了抗体反应,而剂量为50毫克的老鼠中发生抗体反应的就更多。加拿大方面认为这说明rBGH是能够被吸收的,FDA的结论并不严谨。

  于是,FDA重新对rBGH能否被吸收进行了评估审查,尤其是对遗漏的这项研究。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并不会改变此前的结论。因为动物的抗体细胞遍布全身,在肠道的那些抗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被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所以这项结果并不能说明rBGH能被直接吸收。

  不过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只能说明观察到的抗体“不一定”是由吸收的rBGH产生,但是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FDA认为rBGH不会带来安全问题的另外两条理由是:即使是产生了抗体,其含量也非常低,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人体能够从牛奶中摄入的最大rBGH剂量——比如一个10公斤的孩子每天喝1.5公斤高浓度rBGH的牛奶,其剂量也只有每公斤体重0.0075毫克,远远低于实验中不会导致抗体反应的“安全剂量”——0.5毫克。

  FDA的这个结论也得到了另一项研究的支持。在198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如果对老鼠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5毫克的rBGH,9天就能观察到体重增加以及血液中出现rBGH抗体。而在食物中加入每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剂量的rBGH,身体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这可以证明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直接吸收,因而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催生的牛奶中有无其他有害物质

  加拿大研究人员对牛奶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IGF-1全称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是广泛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食用了rBGH的牛奶就有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另外,rBGH导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也就是说,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食用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

  在这个问题上,FDA的结论与JECFA(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相一致。双方都认为:rBGH对牛奶中IGF-1不构成实质上的影响;牛奶中的IGF-1不构成健康隐患。此外,JECFA对食物中的rBGH产生抗体那项研究的看法也与FDA一致。

  牛奶激素对牛有害吗

  对于使用了rBGH的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的疑虑还有一些,不过都没有生物学理论或者实验结果的支持,更多的只是一些逻辑上的“可能”。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的专家评估结论也是“没有证据表明经过rBGH处理的牛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他们最终还是否决了rBGH的使用申请。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了动物福利的问题。

  加拿大和欧盟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审查了rBGH对奶牛健康的影响,结论是其使用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了损害。最普遍的损害是乳腺炎发生率的增加,其次还有奶牛生育能力、腿脚等部位也有不利变化。注射了rBGH的奶牛,其总体健康状况也不如未经注射的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可能导致抗生素使用的增加,这又增加了人们从牛奶中摄取抗生素的可能性,从而带来新的健康隐患。不过,JECFA的评估结论认为这一“可能性”在目前牛奶行业抗生素的使用规范之下不会增加人们的健康风险。

  实际上,欧盟和加拿大都没有对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异议,但是他们认为rBGH的使用损害了奶牛的健康,因此主要是基于动物福利的考虑否决了rBGH的使用申请。

  《消费指南》2014年8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