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主编播报(2014-06)

2014-06-24 11:05:1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国内制造业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同比下降

  在5月29日召开的质检总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质检总局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陆春明通报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产品质量基本状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制造业产品检出不合格率有所下降,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4%,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食品、特种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家具、塑料制品等分别位列产品质量投诉前5位,其中,召回汽车13.4万辆、家用电器13.2万件。

  水嘴新国标对17种重金属析出量作出强制限定

  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前不久发布了新修订的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水嘴的重金属析出、密封性能、流量、寿命作为强制性条款,其中重金属析出一款对铅、镉、汞等17种重金属析出规定了严格的限量值。新标准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据悉,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嘴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年产量超过1.5亿件,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我国陶瓷片密封水嘴内销的生产企业近300家,绝大多数是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

  新标准将水嘴重金属析出、密封性能、流量、寿命作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对于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广泛关注的重金属析出指标及限量值,标准分别规定每升水中铅的析出量不大于5微克,对其他16种金属每升水的析出限量也都一一作出了规定。

  质检总局公布1~5月进口儿童用品不合格情况

  5月29日,质检总局公布的今年进口儿童用品不合格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进口儿童用品2841批次,货值5683.18万美元,包括H&M、GAP、Mothercare、BabyBjorn、LalaMamma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时尚品牌,成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重灾区。

  质检总局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查获的不合格进口儿童用品实施了销毁、退货及技术处理。

  自9月1日起非运营轿车6年内免检

  5月16日,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意见》共包含18条改革措施,其中尤其以私家车6年内免检最为受关注。

  现行规定是,营运载客汽车5年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每6个月检验1次;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内每两年检验1次,超过6年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每6个月检验1次。

  实际上,《意见》在检验时间上并未作出调整,仍然是两年一次。所谓的“免检”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不用检验,而是省去了上线检测这一关,即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每两年需要定期检验时,车主只需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处理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后,可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由于车检新政要到9月1日才正式实施。在此之前还将按照原有检验规定:“逾期未参加年检,车辆所有人将会被交警部门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因此,车辆如果在9月1日前就到了年检时间,必须进行年检。

  《童车消费安全指引》发布

  由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旨在提高消费者和监护人的安全消费意识,指导消费者科学选购童车产品的《童车消费安全指引》发布。

  该《消费指引》主要包括选购原则、安全消费注意事项、产品维护保养、监护行为、事故报告等5个方面,从童车种类、安全标志、车体结构、组装调整、安全检查和防护报告等细节上对正确选购和安全使用童车产品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解读。

  上海市质监局开展橡皮擦产品安全风险监测

  最近,上海市质监局公布了橡皮擦产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安全风险监测结果:30批次样品中,10批次产品增塑剂含量超标。

  此次对橡皮擦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参照了GB/T 22048-2008《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和GB21027-201X《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修订征求意见稿,对橡皮擦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DBP、BBP、DEHP、DNOP、DINP和DIDP)含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经检测,10批次样品中的DBP+BBP+DEHP含量大于1g/kg。

  上海市质监局已将风险监测结果告知相关生产企业,督促企业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原料控制,提高橡皮擦产品质量,尤其是化学安全质量,为新标准的实施做好准备。

  《消费指南》2014年6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