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探路者,中国的户外运动专家

2014-06-24 10:14: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刊记者 王海琳/文

  从1999年香山脚下不为人知的两排小平房起家,到今天全国消费者认知度排名第一的民族户外运动品牌,探路者谱写了一曲辉煌的发展乐章。

  “探路者”自1999年成立至今,始终专注户外用品市场,追求科技创新,倾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舒适、性能可靠、外观时尚的户外运动装备。现在,探路者产品包括男装、女装、背包、户外装备和配件,而运动类产品则囊括了登山、骑行、徒步、垂钓、探险等几乎所有的户外项目。据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调查统计显示,2008~2013年探路者连续6年蝉联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

  这一切,源于探路者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以人为本的技术研发理念。

  持续创新的技术研发

  研发力也是企业的生命力。作为中国较早从事户外运动产品生产的企业,探路者更加懂得研发的必要与重要。他们始终探寻自主研发之路,不断强化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中国户外用品行业最大的研发中心,2011年公司对原有研发技术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在北京昌平区宏福创业园28号新建了更大规模的研发实验基地,面积约为2800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为320平方米,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规模化的运作建立“整体恒温恒湿实验室”。除常规实验室、水洗实验室、纺织品恒温恒湿实验室、鞋品恒温恒湿实验室、暗室外,还拥有步入式超低温实验室,面积约20平方米,低温仓8立方米,实验温度最低可达零下70摄氏度,可模拟高寒极限环境,以及原料和成品的极限低温测试,确保公司产品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使用仍能保持优良的防护性能。截至目前实验室共有测试设备70余台,可进行包括断裂强力、撕破强力、顶破强力、防泼水、静水压、透湿率、起毛起球、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马丁代尔耐磨、防钻绒、防滑性、低温耐寒性、整鞋耐折、皮革耐挠、鞋子剥离强度等60多个项目的检测。能满足公司户外服装、户外鞋及户外装备的关键性能的测试,对公司所设计、开发和生产的产品品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2013年,探路者研发中心实验室申请并成功通过了CNAS评审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包括静水压、透湿率、抗沾湿性、水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度等15项检测能力获得认可。

  实验室通过检测实验所积累的宝贵数据,为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为探路者在户外高科技材料及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路者技术总监陈百顺介绍说,研发中心发展到今天,在建立之初提出的自主科技、搭建科技研发平台、自主实验室、建立自有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等4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由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极地仿生科技”,以“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仿生灵感,汲取了自然生物在形态、结构、特质、功能等方面各种优异的进化特征,结合产品概念进行研发与设计创新,并运用高科技仿生技术,为户外运动者迈出的每一步提供极致安全的保护,并带去舒适体验。主要包括TiEF(面料科技)和SAFree(功能大底科技)两个系列。

  TiEF中主要包括仿生天然纤维汉麻的TiEF PRO(防水透湿创新环保功能科技面料)、仿生落日蝶的TiEFSKIN(超轻防晒科技面料)、仿生北极熊的TiEF WARM(仿生中空保暖科技面料)、仿生企鹅毛羽的TiEFWARM(中空保暖科技—拒水羽绒)、仿生蜂巢的TiEF DRY(智能单向导湿科技面料)。

  SAFree中主要包括仿生岩石的SAFree Rock(岩石耐磨大底)、仿生林蛙的SAFreeGripwet(仿生湿地防滑大底)、仿生美洲豹的SAFree Cushion(减震大底科技)。

  除了对新面料、新材料的探索,探路者在功能性科技上也不断追求创新,经过多年的积累,现已拥有减震、抗菌、透气、防水、防静电、保暖、抗紫外、耐磨、速干、防滑、防风等多项功能性科技。

  获得过2011年“红星奖”的蝴蝶仿生智能T恤,从产品设计到科技创新的应用,都是探路者颇具代表性的产品。它利用了蝴蝶仿生原理,在后背中使用会呼吸的材料,有遇汗膨胀、失汗恢复的特性,能有效地导热透湿,达到快干的效果。此外,在腋下、背部等易汗湿部位采用吸湿速干网布提高了产品的透湿性,门襟拉链采用无缝贴合工艺,并装饰了胶膜,在户外运动中穿着起来感到更为干爽舒适。

  探路者还与供应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外大公司合作,共同搭建了不同类型的研发平台,对户外用品的新面料、新材料进行开发和研究,并与上下游工厂建立了战略合作,互通信息,联合开发新产品,其中TiEFDRY就是他们与工厂一起研发的。

  与此同时,探路者以自有优势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近年来,他们先后参加了10多项国标、行标的制修订,包括“针织摇粒绒”、“野营帐篷”等国家标准的起草,现在正在参与“冲锋衣”的标准制订工作。

  切合需求的产品功能

  “打造卓越品牌,分享户外阳光生活!给顾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保障,在户外体验自由翱翔的快乐。”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探路者一直肩负着这个使命,执着探索和求新。陈百顺告诉记者,探路者始终从安全和舒适出发,努力给消费者提供360度的保护,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进,满足消费者的切身需求。

  探路者的TiEF就是自己研发的中国科技面料平台,相对进口面料更加符合中国户外人群的使用习惯。因为国外的洗涤习惯是洗衣后烘干,所以国外的冲锋衣在洗涤后必需是熨烫或烘干才能恢复防泼水功能。而中国人的习惯是洗涤衣物后自然晾开,所以探路者研发中心在开发冲锋衣时并没有依赖国外的现有面料,而是对面料进行了改进,研发出了完全适合中国人洗涤习惯的TiEFPRO,令产品在自然晾干后也可以恢复防泼水功能。

  如何让消费者感到更方便也是探路者在产品设计上着重考虑的因素。荣获2010户外产业年度评选组委会推荐的背包类产品奖——“据比四代60升背囊”,侧拉链可直通大身方便拿取物品,可调高度的帽头增加了背包容积,腰带上的小口袋又可放置小件物品,侧口袋可放置水壶等物品,配有手杖、冰镐捆扎位、快收式腰带和防雨罩,能够满足徒步和登山需要,也适合远足探险之需。

  遵循为消费者实际需求服务的宗旨,探路者进行产品技术提升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几个原则:

  落到实处:一定要物有所值,不搞脱离消费者的高、精、尖,而是每次通过一个点的个性突破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做差异化:不会无端地把技术提升得过高,而是要找到消费者实际需要和技术之间的差异,而后进行改进,一步一个脚印。

  可视化:让消费者能亲身感受到产品的与众不同。陈百顺自豪地介绍说:“有客户曾向我们反馈,穿着采用TiEFPRO的冲锋衣去韩国游玩,遇到下雨,看着别人都被淋湿了,自己衣服上的水珠却向下滚,同时身体还感觉干爽舒适。她心里非常开心,向我们称赞了这款服装。”

  可继承性:探路者一直延续在舒适、安全方面的追求和研发,这种持续性也会给消费者和供应商带来产品质量不断进步提升的信号,增强人们对探路者品牌的信心。这一点在探路者与南北极考察的合作项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探路者连续6年为中国南极考察队贴身护航,每次都会针对产品当时的使用状况进行研究改造,力求为科考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持续的合作和不断研发就像一对相互作用力彼此支撑着。

  作为行业的领军品牌,探路者产品从最初的帐篷,到现在的户外男装、女装、背包、配件,已取得了20多项专利技术。如在户外运动行进过程中,攀爬和其他剧烈运动很可能使腰包的拉链刮开,探路者腰包上所采用的“拉链扣锁装置”可以将双拉链的两个锁头紧密扣在一起,可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另一种“T-tone鞋头保护专利”则对鞋头作了充分的调整,可起到保护脚趾的效果。

  永不停歇的行走脚步

  在当前户外行业快速发展而市场竞争环境又有待进一步净化的阶段,探路者是否担心产品被模仿后影响自身品牌的销售呢?对此陈百顺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担心”,“因为探路者在材料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一直在随着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产品更新的速度相对又比较快,所以一个产品在推出后的短时间内是不能被简单模仿的”。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探路者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性,不断提供着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也令一些模仿者基本上只能是照猫画虎,根本抓不住其核心设计和技术。

  探路者15年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发展基因,可以被学习而不可以被模仿。探路者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为内核的文化,让探路者发展的方向更明、目标更远。

  探路者文化不仅基于内部员工,同时也延伸到同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处理上,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责任作为探路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路者先后参与了“保护藏羚羊”、“母亲水窖”等多项公益活动,并于2009年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独家专用产品”,探路者的产品品质得到了中国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但是,探路者并没有停止探路的脚步。

  陈百顺介绍说,目前公司已成立了登山、旅行、徒步、Discovery、ACANU、智能穿戴等6个事业部,并通过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整合户外、旅行行业的相关资源,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户外生态系统。此外,探路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各类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将运动类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细化,除了登山、旅行、徒步外,还包括自驾、骑行、垂钓、摄影、潜水等,并根据户外运动方式的种类,提供不同特点的专业的户外装备,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群体的需要。今后,探路者不仅提供户外服装和装备,所搭建的平台还将指导消费者如何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并提供一切户外运动中所需要的软硬件支持,完全成为户外运动的专家。

  我们相信,随着在产品系列上的极大丰富和产品研发领域的不断创新,探路者将以其领先的科技、持续的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对自然的阅读和领悟内化于产品和服务之中,为中国户外运动产品市场再添浓重的一笔。

  《消费指南》2014年6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