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消费警示(2013-12)

2013-12-20 10:00: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警惕“航班取消”短信诈骗

    距离2014年春节越来越近,机票预订也逐渐进入高峰。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购票渠道的选择和购票后服务的环节中,都要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购票时 应选择正规的航空公司网站、在线旅游网站或代理商网站,查看其是否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资质认证,尽量避免使用陌生票务网站,从而提高网络购票的安全性。

    购票后 要注意防范虚假短信、虚假电话等诈骗。牢记购票网站和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如果收到航班变动、机票退改签等内容的短信,务必先联系购票网站或航空公司核实确认信息,切勿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如需调整行程,应通过正确的渠道联系购票网站。

    如被骗 如果不慎落入骗局,应及时报警,切勿再拨打诈骗电话,应保留短信、电话、资金交易相关的凭证。

    勿仅靠条型码买进口食品

    如今,消费者网购进口食品已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人习惯通过条型码来辨别进口食品的真伪,而这种方法却并不准确。

    业内人士指出,条形码的前缀码是指分配和管理有关厂商识别代码的国家(或地区)和编码组织。按照中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的产地在外国而使用中国的商品条码或者产品在销售国使用原生产国条形码也是合法的。因此,条形码能够反映的信息仅包括生产商、商品名称以及条形码的注册地,并不能代表产品的原产地。例如,中国大陆地区的前缀编码号为690-695,这就表示标有“690”至“695”前缀码的产品是该产品的生产商(或经销商)在中国大陆地区申请的商品条码。如果某产品条形码的前缀是外国的,也不一定代表该产品就是进口的。有些国内生产商为了方便进入外国市场,会在当地注册条形码,但也可能同时在国内出售这些商品。

    所以,选择正规渠道和对比产品价格是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过程中有效的甄别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对于进口食品来说,其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非常重要,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可以要求经销商赔偿。

    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证书上会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

    用心分清“合约机”和“定制机”

    随着手机营销形式的多元化,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都有裸机、合约机、定制机等多种销售套餐。合约机、定制机的售价相对优惠,而部分消费者由于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往往发生误购手机的现象。

    “定制机”是指通信运营商向手机生产商定制的手机,通常会对其他运营商的服务功能功或网络进行限制;“合约机”是“定制机”的一种,区别在于还需与运营商签订使用合同,合同含有在网期限、赠送话费、月最低消费、网络流量等各类套餐消费。

    “定制机”、“合约机”都是运营商推出的营销方式,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所购手机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定制机”、“合约机”在外包装盒及手机外壳上均有运营商标识,如果不需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买错;

    结合消费实际情况选购。部分“定制机”、“合约机”的价格优惠或赠送话费等优惠幅度非常大,但由于有最低消费要求,消费者要理性对待,避免得不偿失;

    注意合同条款。购买“定制机”或“合约机”时会预先与运营商签订在网时限等协议,若消费者中途单方终止服务,会承担协议约定的违约责任,如补足手机价差等,这是消费者经常疏忽的。

    买空气净化器要避免花哨功能

    现在,很多空气净化器都打出“有效去除PM2.5”、“PM2.5净化效率达99%以上”等宣传,让消费者难以判断。前不久,北京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和北京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指出不同类型的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杀毒和除菌等功效存在一定差异,消费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提示”中还包括,花哨的功能对空气净化器来说并不实用,消费者不要盲目选购功能多或价格过低的产品,更不要轻信宣传,要多看多比,对照产品说明书,结合相关技术参数进行选购。如净化器带有加湿功能,产生的水蒸气会被吸附到净化器滤网上,滤网受潮可能产生细菌,这两项功能非但不能同时充分发挥作用,加湿反而还会影响净化功能。

    选蚕丝甄别“桑蚕”和“柞蚕”

    蚕丝被近年来十分流行,但同样是蚕丝被,价格差异却非常大,这是因为其原料品种不同,所以消费者购买时要多加小心。

    据了解,蚕丝被有桑蚕丝和柞蚕丝之分。桑蚕所结的茧,多呈晶莹剔透的白色,柞蚕茧却以深褐、灰青居多。而桑蚕丝价格比柞蚕丝要高出不少。桑蚕丝(茧)呈现天然的白色,在制作蚕丝被时完全不需要经任何化学过漂白工艺。柞蚕丝(茧)则不同,如果不经加工直接做成被子,不论是色泽还是手感,都不如桑蚕丝。有些不良商家为了使手感以及颜色更接近于“桑蚕丝”,往往对柞蚕丝进行褪色和化学漂白,以次充好。

    消费者选购时要注意——

    凭手感触摸。桑蚕丝做的被子更细腻、耐用,不易结块。因为它优质的超细纤维决定了其柔顺的本质,纤维分布有规律,用手触摸明显感觉丝滑。而柞蚕丝摸上去却感觉干涩、粗硬,纤维分布不均。

    看被表面有没有缝线。缝线被专业术语称为“绗缝被”,虽不是假冒产品,但却是比较差的产品。优质的桑蚕丝被是不用绗缝的,这样会破坏被子的蓬松性。而质量差的之所以缝得严实,是由于里面可能是由次茧、下脚料加工而成的蚕丝短纤,如果不绗缝,蚕丝就会缩成一团。

    购汽车需收好首保凭证

    大多数消费者第一次买车时,对应当注意的事项不够了解,经常忽视一些重要的凭证。最近,宁波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买车时一定要仔细查阅随车文件是否齐全,特别是首保凭证。

    汽车厂家在售车时都会附带赠送首保凭证,消费者可以凭此在厂家指定的任意一家服务站进行保养服务。而在汽车销售中,一些经销商私自扣留车辆首保凭证,目的在于强制消费者固定在其店内进行保养,以赚取厂家的首保补贴;还有的则要求消费者补办首保凭证,赚取补办费。

《消费指南》2013年12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