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读本》4类产品内容选编·羽绒服

2013-11-21 15:31: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王向龙/文

  一、产品简介

  羽绒服装是最佳的御寒用品,是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以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生产的各种服装。羽绒一般根据来源可分为鹅绒和鸭绒,根据颜色分为白绒和灰绒,含绒量范围从50%到95%。

  相对来说,鹅绒稍好于鸭绒,价格也相应更高。从颜色上来讲,白绒因为色浅,可用于浅色面料而不透色,较灰绒更受欢迎一些。

  二、行业概况

  我国是一个羽绒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羽绒产业及制品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制品生产和出口国,占据世界羽绒贸易市场的半壁江山。江西、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是目前羽绒服装行业比较发达和集聚的地区。

  三、标准解读及关键指标分析

  标准总体情况

  国内涉及羽绒服装质量安全的主要有以下标准: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甲醛含量、pH值、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项目的安全性指标,这是对纺织产品提出的安全方面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为了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FZ/T 01053-2007《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是推荐性产品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纤维含量的标签要求、标注原则、表示方法、允许偏差以及标识符合性的判定。纤维含量是纺织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是决定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商品是否“货真价实”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起着引导消费者购买的重要作用。

  ——GB/T14272-2011《羽绒服装》,是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羽绒服装的定义、要求、检测方法、检验分类规则等,是目前政府部门监管羽绒服装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除了考核面、里料的理化性能之外,主要是对填充物羽绒的理化指标进行考核,包括含绒量、绒子含量、蓬松度、耗氧量、残脂率、清洁度、气味和微生物等项目。

  关键指标分析

  ◆ 性能指标

  纤维含量:指面料的纤维种类及其比例,如棉、麻、丝等,影响服装的穿着体感。

  产品标识:包括品名、产品等级、执行标准、成分、洗涤说明等信息内容。

  羽绒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参见下图)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羽绒的含绒量,是考核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充绒量:是指羽绒服中填充羽绒的总克重。充绒量的多少会影响到羽绒服的保暖程度。

  防钻绒性:是织物阻止羽绒或羽毛从纱线缝隙间钻漏的性能。

  ◆ 安全指标

  甲醛含量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按婴幼儿用品(A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B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C类)分类后分别进行了限量:A类≤20mg/kg,B类≤75mg/kg,C类≤300mg/kg,与欧美指令和目前国际通行的实际控制标准基本一致。

  pH值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0?8.5范围内,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H值在4.0?9.0范围内,超出范围均为不合格。

  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如摩擦、水洗、汗渍、唾液、光晒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包括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等。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用的可还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为24种,最高限量值为20mg/kg,严于欧盟禁用染料规定纺织品致癌芳香胺浓度低于30mg/kg的要求。

  羽绒微生物是对羽绒制品中填充物中微生物状态的安全、卫生要求,包括嗜温性需氧菌、粪链球菌、亚硫酸还原的梭状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4类。

  羽绒清洁度是羽绒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安全卫生指标,反映了羽绒中残留的杂质、微尘及游离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羽绒气味是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另一项重要卫生指标。气味超标说明羽绒水洗工艺不够规范,会引起细菌繁殖,对人体健康不利。

  四、常见的主要问题

  自2004年起至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连续7年组织开展了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累计共抽查8次。抽查过程中主要发现以下问题——◆纤维含量羽绒服的面料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涤纶面料,一种为锦纶面料。不少产品面料、里料纤维含量实测结果与标注的纤维含量不相符。

  ◆ 色牢度

  色牢度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穿着者的身体健康。色牢度差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碰到汗水或者摩擦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

  ◆ 羽绒含绒量

  羽绒含绒量的高低是决定羽绒服装保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产品实测含绒量与标注含绒量不相符(实测含绒量比标注含绒量低)。

  ◆ 产品标识

  主要表现在服装号型、纤维名称及标签维护等方面,部分产品标识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标注,主要缺陷是采用图形符号不规范、纤维名称不规范。

  选购和使用提示

  选购注意事项

  ◆ 款式与价格

  不同的款式会影响价格的高低,但价格一般以适中为宜,否则羽绒服的内在质量无法保证,特别是羽绒质量得不到保证,将有损于消费者的穿着健康安全。

  ◆ 含绒量与充绒量

  在选购羽绒服时,要查看羽绒服标签上注明的含绒量和充绒量,它直接影响羽绒服的蓬松度和保暖性。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为最佳,特别是含绒量在70%左右时,已经具备了羽绒服必要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同时也是对羽绒资源的最佳利用,符合当前世界节约、环保型理念。

  ◆ 防钻绒与透气性

  羽绒服的内胆或衬料应具有防钻绒的性能,在选购时如发现羽绒服的面料或里料表面有较明显的毛丝钻出,就有可能穿着后会钻绒,但少量的毛丝从绗线缝中钻出属正常现象。

  羽绒服还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用双手捏紧蓬松的羽绒服的后背,使羽绒服的空气往外挤出,如不易挤出,就说明透气性较差,如能慢慢挤出,说明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 羽绒服上的各种标记应当齐全、明确

  标记应有厂名、地址、面料、里料的纤维含量、羽绒的种类及含绒量、充绒量、洗涤标识、质量等级及执行的标准代号等。

  选购羽绒服时应注意看清羽绒的含绒量,目前市场上发现个别羽绒服上标注的含绒量,故意标注“含毛量”90%?70%或“鸭毛含量”90%?70%不等,实际含绒量仅为10%?30%,使消费者误以为“含绒量”是90%?70%,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注:根据羽绒服装的标准规定,含绒量低于50%的羽绒不能制作羽绒服。)


      洗涤维护

     

      1. 用软刷将领口、袖口底边的赃物先处理一下。


  2. 将整件羽绒服放在清水里浸透。

  3. 将适量的中性皂液放入清水中,手洗羽绒服表面。

  4. 将手洗后的羽绒服用清水漂洗、甩干(洗衣袋)连续数次。

  5.将甩干的羽绒服先阴干后,再放置于充足阳光下晒2小时左右(羽绒服里子朝外),再用手均匀拍打羽绒服各部位,再晾晒1小时左右,这样羽绒服基本可以复原到原有状态和保暖功能。

  《消费指南》2013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