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 本刊记者 王海琳/文

2011-12-15 15:48: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一次重大洗礼——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此次重新审核工作被视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通过清理整顿,乳制品行业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3月底,对全国1176家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结束之后,全国各地质监部门继续全力以赴做好监管工作,从奶源质量、生产过程到出厂检测各个环节进一步严格要求,着力于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目前,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正在稳步提升。通过一些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乳制品行业加强监管的效果已逐渐显现,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533家

    截至3月31日未通过生产许可重新审核的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数

    根据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的数据,截至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45家),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随后依法注销了未通过审核企业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 

    97.4点、98.4点、98.7点

    分别为今年一、二、三季度的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

    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共同编制的2011年三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近期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为98.7点(景气标准为100点),比上季度上升0.3点;连续第3个季度保持回升。乳制品行业的产量、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员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有所上升。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行业调控政策等因素对行业发展继续产生明显效应,乳制品行业总体步入较快发展通道,整体运行状态趋好,景气度有望继续处于上行通道。

    16.8%

    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的三季度乳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速较上季度明显加快

    重新审核前,由于企业缺少对三聚氰胺等危害物质的检测设备,所以对上游奶源质量的掌控能力不强。而新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在企业自主检验能力方面,增加了三聚氰胺等必备检测设备要求,要求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项目检验,由此大大促进了企业硬件设备的投入,特别是检测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最近两年来,企业升级改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有奶源基地的建设。许多大型骨干企业投入巨资发展自有奶牛养殖场,自有奶源从无到有迅速扩大。自有奶源的形式包括合作制、股份制、托管奶牛养殖场等,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有些企业加大投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实施全产业链模式管理,即从饲料种植、饲料加工、奶牛饲养、生乳收集储运、生产加工、产品出厂全产业链管理。

    98.3%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的第四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乳粉产品质量的抽样合格率

    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云南、陕西、宁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3家企业生产的60种乳粉产品。抽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GB 19644-2010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进行。

    抽查结果显示,60种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聚氰胺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

    抽查发现,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种全脂甜奶粉产品的大肠菌群项目超出标准规定。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依法责令该企业进行整改。目前该企业经自查整改后复查检验合格。(具体抽查结果详见本期第80页)

    94.4%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的第四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

    本次共抽查了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4家企业生产的54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抽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进行。

    抽查结果显示,54种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铅、硝酸盐、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M1、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沙门氏菌、三聚氰胺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发现有3家企业的3种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菌落总数、生物素、a-亚麻酸、亚油酸与a-亚麻酸比值、叶酸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涉及的3家企业已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具体抽查结果详见本期第81页)

    此次对乳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质量的抽查,一方面严格依照食品生产监管制度,针对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和研判。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问题产品的跟踪抽查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跟踪情况。充分发挥监督检验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作用,保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

    10.2%

    今年1〜8月,全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进口乳制品批次占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的比例约数

    全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严把进口关,2011年前三季度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1183批次,主要不合格产品是乳制品类、饮料类、糕点饼干类、水产、粮谷及制品类;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标签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这些不合格食品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并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消费指南》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