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习惯了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后,也在期待着拥有更具娱乐性、可玩性的智能电视。但是,从当前的市场状况看——智能电视热难掩统一之殇
经历了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厚重到轻薄的发展过程,日益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对电视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与此同时,众厂商也在极力迎合与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可以上网等更多人机互动功能的平板电视。在这种产销的双向互动下,智能电视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并掀起新一轮市场竞争。
厂商扎堆智能电视
早在2010年5月,Google公司发布了当时最新产品——可以将网络和电视结合在一起的Google TV,这是一套新的全家娱乐系统。该机内置了Chrome浏览器,可以浏览各种网站,下载各种应用软件。同时,它还是一台集照片浏览器、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于一体的电视。同年10月,索尼推出消费级智能电视,从此让智能电视从概念走向现实。
而在今年初美国CES展上,三星、LG、夏普等日韩彩电企业巨头纷纷推出酝酿已久的智能电视,不仅使其大出风头,也让全球电视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智能电视之争。
在智能手机领域呼风唤雨的苹果公司对推出智能电视却一直表现得比较低调。不过,近日有消息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带iOS操作系统的数字电视。如果消息属实,意味着苹果的智能产品将从通信行业拓展至规模更大的消费电子行业。而此前,苹果就已推出Apple TV机顶盒,帮助用户通过iTunes下载电影和电视节目,以及在线视频内容。并与多家电影制片商和电视网结为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了规模庞大的内容库。
有市场预测,到2014年,预计全球带有网络应用功能的智能电视机销量将达到1.14亿台。在中国,2011〜2015年的5年中,智能电视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到2015年,智能电视将占据90%以上的市场,年销量将达到7600万台。
从国际转到国内,可以发现,除三星、LG等外资企业强势推出智能电视,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国内彩电厂商也开始纷纷抢滩智能电视市场,提出自己的智能概念,发布智能电视产品。“智能TV”、“智能互联网电视”、“智能3D”等推广宣传,使TCL、海尔、康佳、松下、创维等在内的中外彩电品牌共推出数十个系列的智能电视。
今年5月,海信集团在北京发布智能战略,宣布海信全面转身,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通过成立智能化战略推进组织,以智能化为“灵魂”,统一推进海信旗下多媒体、通信、家用电器、智能交通、地产等全系统“智能化”,同时还公布了“智能,享你所想”的品牌承诺。8月,海信随即推出国内首台个人智能家电。
智能电视标准缺失
不过,究竟什么样的电视才能够称之为“智能电视”,目前业界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连接互联网就是智能,有人认为需要人机互动才算智能……虽然厂商将智能电视推进得如火如荼,但市场反应却较为平淡,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的具体概念也并不清楚,造成选择难题。
事实上,业内对于智能电视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主任张素兵告诉记者,“智能电视只是对英文‘Smart TV’的直译,而‘智能’的具体内容还没有统一界定。”
张素兵认为,智能电视的概念应主要从功能方面界定,包括高速上网、开放式操作系统、用户可随时随地下载应用程序等内容。
有家电数据统计专业人士持相似观点:智能电视应该像智能手机一样,核心是具有开放式的操作平台,同时还要具备网络功能,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电视的功能进行扩充。
由此可见,智能电视涉及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芯片、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智能电视的顺利发展,需要一个标准体系的构建。从国内看,目前智能电视处于众多企业各自为战的状态,大多数智能电视的操作平台是Android、Linux等平台,而不同系统、不同品牌电视所配置的接口又不尽相同,致使各厂商产品的接口不能达到智能共通的要求。
不过,记者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了解到,目前我国的智能电视标准化工作已经启动,相关标准正酝酿起草。受工信部委托,该所已开始着手进行智能电视标准规划方案的制订。截至目前,与之相关的互联网电视推荐性标准已处在报批阶段。
抢占应用程序之滩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正逐渐发展为开放的业务承载平台,成为用户家庭智能娱乐终端。有分析认为,家电企业正从“硬件”盈利模式向“硬件+内容+服务”盈利模式转变。
在三网融合和3C融合大环境下,基于开放软件平台的智能电视机将成为三网融合的重要载体,担当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的重任。
而已赢得众多共识的是,智能电视的一个主要功能应是可提供第三方应用程序下载,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是智能电视最基本的内容平台。因此,是否拥有丰富的应用程序便直接表现在智能电视的市场竞争力上。
事实上,电视的应用程序功能借鉴了移动终端市场的成功经验。苹果iPhone和iPad之所以畅销全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苹果的网络商店AppStore,里面约存有35万款外界开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谷歌Android系统背后的AppMarket商店的应用程序也有近20万种。而目前我国企业所拥有的智能电视应用程序不过近百款。
有评论称,智能电视被彩电企业视为救命稻草。因此智能电视也促使昔日竞争对手如今抱团取暖。
5月6日,国内一线彩电企业TCL、海信和长虹联合成立“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该联盟在成立仅3个月之后即发布了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统一的SDK,即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这也是中国首个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三家企业在智能电视技术规范、企业技术标准等方面达成共识,尤其是应用商店规范标准、产品互联互通等方面已有明确合作条约,三方将共享包括终端开发、互联互通标准、操作系统等技术成果,实现智能电视的遥控器通用,不同品牌智能电视之间可以共享应用程序。
不过,有家电分析师认为,企业的非强制性标准一般会最大程度地覆盖自己拥有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一方面规范了自己企业的生产销售;另一方面能借此营销,例如向尚未拥有此标准生产技术的企业收取专利费用。另外,企业标准也有参考意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标准的制定。企业标准越多地被吸纳进国标中,企业可能从中获得的收益也越多。
不管怎样,我们一方面期待着众多各具特色的智能电视产品不断涌现,一方面更加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抓紧组织制订智能电视的相关产品标准、检测标准,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