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审核质量 落实后续监管
——各地质监部门出台措施强化乳制品企业的后续监管工作
在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结束之后,全国各地质监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监管工作,着力于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在全国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的最后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检查北京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时强调:保证审核质量,落实后续监管。
支树平希望无论是质监部门还是企业,都要做到两个“保证”。一要保证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的质量。要认真“回头”看一看,对于需要加紧改进的地方,一定要抓紧改进,不要因为把关不严留下隐患。二要保证对通过重新审核的企业进行后续监管的质量。乳制品生产过程中还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后续监管一定要跟上,要切实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检验检疫各项制度,落实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协调部门之间落实好国家各项产业政策。
从3月31日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全部结束,到如今已过去一个半月。在这期间,各地质监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强化乳制品企业换证的后续监管工作:
天津市质监部门将从严加强对乳制品企业的日常监管,切实做好原料生鲜乳、乳粉和成品的批批检验工作。各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强化主体质量责任意识,并以此次重新审核换证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加强检验人员能力培养,本着为企业负责,更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严把原料入厂关和成品出厂关,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
广东省质监局日前组织召开全省乳制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座谈会,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并落实生鲜乳、食品添加剂等原辅料采购查验制度、建立并落实产品出厂检验制等14项主体责任,切实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该局要求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承担起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主体责任不落实的企业,必须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对于获证企业,要求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完善进货查验制度,加强对生鲜乳和原料乳粉检验,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加强乳制品出厂检验,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完善乳品追溯制度等。对食品安全监管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一方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建立信用评价和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企业的执法查处力度,对多次督促整改仍不落实的,要依法从严处罚并向社会公布。
江苏省质监局注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近日,江苏经过重新审核并获证的45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江苏省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上庄重地签下承诺人名字,向社会公开承诺8项准则。这8项承诺包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掺杂使假、建立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企业保证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测、加强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等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和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乳制品企业监管的任务异常艰巨。内蒙古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丁勇强调了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他解释说:“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就是监督检查企业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14项内容,细化和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把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严格督促企业进行自查。监督企业依法建立健全乳制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出厂检验制度、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产品召回等制度,提高企业的守法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此外,强化乳制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各监管部门的协调协作水平也很重要。丁勇说,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要将乳制品质量安全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要加强对乳制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狠抓乳制品监管工作各环节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切实把对乳制品监管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网络化、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
而如何落实对重新审核获证的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后续监管,安徽省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仲炎认为首先是要摆脱‘运动式’、‘救火式’执法方式,着力建设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继续强化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日常监督,落实生产企业全面监管。
仲炎介绍,安徽省质监局要求该省各级质监部门此次重新审核后,监督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各项制度,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其次,继续对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特别监督检查和突击执法检查,对食品质量安全制度不落实的企业,实施跟踪检查。检查的重点是企业生产场所、原辅料和成品仓库,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原料乳或大包装原料乳粉进厂检验记录、出厂产品检验记录,同时要求企业书面说明有无外派机构、使用外租外借库房等情况。
再次,安徽省质监局每月第一周组织对全省获证企业生产的各种乳制品进行抽查,每月组织一次对含乳食品生产企业成品的抽查。同时还要求各市局每月的第二、三、四周组织对各种乳制品的抽查,每月按照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所使用原料乳、原料乳粉总量的15%比例组织抽查。仲炎表示,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中含三聚氰胺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严查彻办。
陕西咸阳市质监局局长王曙晓认为,后续监管工作首先要建章立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咸阳市在食品生产企业推行了“双承诺”制度,即企业承诺如发生违法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自愿承担法律责任,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5年内不从事食品行业;承诺以资产担保员工因举报企业违法行为而造成失业期间的损失。同时,面向社会出台《咸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员工参与到食品生产的监督中来。
其次是多措并举,严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组织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企业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或约谈,成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和食品安全执法稽查室,利用快速检测专用设备,增加对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的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知识考试,结合风险监测、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不合格食品事故分析会,找出问题根源,及早消除隐患。
最后要积极落实监管责任。王曙晓认为,要在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乳制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和新的审查细则,督促企业落实记录查验、生鲜乳收购批批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批批检验等主体责任。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可以设立监督台,明确监管人员,夯实监管责任。
《消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