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概念鸡蛋更有营养吗

2011-05-15 15:23:0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作为日常主要副食品,鸡蛋的品质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采访时发现,包括柴鸡蛋在内的各种概念鸡蛋越来越多,健康、营养成为产品的卖点。面对名目繁多的概念鸡蛋,我们不禁要问,它们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吗?

    大打概念牌

    柴鸡蛋、有机柴鸡蛋、营养蛋、初产蛋……如今,在许多超市里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鸡蛋,有的号称用绿色食物饲养,有的号称在草地放养。此外,一些富含高碘、高锌等元素的功能鸡蛋,也主打健康概念吸引消费者。记者注意到,普通鸡蛋价格在8元/千克左右,而柴鸡蛋的价格是20元/千克。

    尽管柴鸡蛋等价格昂贵,但消费者仍然倾向购买,认为柴鸡蛋比普通鸡蛋口感好,营养丰富。至于什么是柴鸡蛋,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多了哪些营养,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在挑选时都是看包装上的说明购买。记者看到,某品牌鸡蛋的包装盒上写着“对女士有美容保健、对孩子有提高智力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徐桂云教授表示,目前消费者主要倾向柴鸡蛋,市场上的柴鸡蛋大概分为真柴鸡蛋、仿柴鸡蛋和假柴鸡蛋。真柴鸡蛋是农家散养的鸡产的蛋,产量非常少;仿柴鸡蛋是指外观和柴鸡蛋很像,多是利用土鸡进行企业规模化饲养,即“土鸡笼养”,实际产蛋数量较多;假柴鸡蛋则是一些商家打着柴鸡蛋旗号卖普通鸡蛋。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并没有柴鸡蛋的相关标准,柴鸡蛋只是个笼统的概念,是否是柴鸡蛋要查到其来源才能确定。目前涉及蛋制品的标准是2004年5月实施的GB 2748-2003《鲜鸡蛋卫生标准》、GB 2749-2003《蛋制品卫生标准》,但并未涉及柴鸡蛋相关内容。此外,农业部2005年出台了NY 5039-2005《无公害食品 鲜禽蛋》行业标准,但无公害鸡蛋并不一定是柴鸡蛋。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对禽蛋产品标准进行修订,包括《鲜蛋安全质量要求》、《鲜蛋卫生标准》《蛋制品卫生标准》等,从细菌、重金属、抗菌素残留含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同样未涉及柴鸡蛋相关内容。专家表示,由于没有标准,市场上的柴鸡蛋是真是假,并不容易鉴别。对于打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鸡蛋,消费者可以向商家索取相关证明。

    并非更营养

    然而,不少消费者普遍认为,包括柴鸡蛋在内的概念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记者看到,从外形上看,这些概念鸡蛋与普通鸡蛋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包装上除了品名、出厂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外,一些鸡蛋则标注了“特殊”营养价值,有的写着“富含锌、碘、铁、钙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有的写着“低胆固醇,低脂肪”等。

    那么,形形色色的各种概念鸡蛋,哪个营养价值更高?据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曾对柴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成分做过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营养成分含量上没有本质区别。专家表示,传统农村散养方式产的鸡蛋和集中式饲养产出的鸡蛋,所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基本一致,柴鸡蛋和普通鸡蛋的不同更多体现在口感上。两种鸡蛋的价格不同,完全是市场行为,和鸡蛋的营养成分没有关系。

    徐桂云表示,正规饲养的鸡,其饲料都是根据动物营养的特点经科学配方而成的,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食用也是更安全的。她认为,市场上出售的如高碘蛋、高锌蛋,多是将锌、碘、铁等微量元素添加进鸡饲料中。长期食用可能会造成营养素过量,不利于健康。例如人体内的碘过量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而体内锌的含量超过一定程度,就容易引起钙、铁等缺乏。所以选购时一定要慎重。

    新鲜是关键

    “个儿小、粉皮、蛋黄大且呈橘红色的鸡蛋就是柴鸡蛋。很多商家这样告诉消费者。其实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徐桂云表示,通常来说,用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杂交,产出的蛋就是粉壳的,这在散养和笼养中都可以实现。消费者在选购鸡蛋时,不要太迷信柴鸡蛋和各种概念鸡蛋,选购的关键是新鲜。她表示,鸡蛋放置时间太长,失水较多,就会变空,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同时外界的一些细菌也会侵入鸡蛋里,导致菌落总数超标,其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大打折扣。

    “在购买鸡蛋时,有一些小窍门,可以挑到最新鲜的鸡蛋。”专家表示,鲜蛋蛋壳上附着一层白霜,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鲜蛋,上浮的是陈蛋;将鸡蛋对光观察,新鲜的鸡蛋蛋黄清晰,呈半透明状,有小气室,陈蛋则呈灰暗色,气室较大。

    专家还提醒,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儿童和老人每天一个,成人每天最多两个比较适宜。

    
     无公害鸡蛋
    无公害鸡蛋要求鸡蛋中不得检出氯霉素、沙门氏菌,并对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做出了规定,同时对鸡蛋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施、饲料也有相应要求。

    《消费指南》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