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同时拥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妆品质检中心(北京)两大国家级质检资质的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海淀质检所),作为最具权威的全国食品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测机构,始终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的监督抽查、专项抽查和风险监测的重任。
2010年海淀质检所以食品、化妆品的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参与了一系列相关展示、交流活动。其中,作为全国对公众开放的食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所在地,海淀质检所以“关注食品安全,共筑生命防线”为主旨,面向社会的公众开放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兴趣和巨大反响。
在过去一年里,海淀质检所在开放实验室活动中共接待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代表、多所高校和中小学校学生、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等共400余人参观。为此,海淀质检所特别制定了《“向公众开放活动”实施方案》,在网站上公开。在活动中,实验室负责人和各实验区技术人员就当前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等问题和社会各界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
在实验室展示月活动中,海淀质检所不仅全方位地展示了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也进一步宣传了食品安全消费常识、食品检测基本流程、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等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同时向社会表明质检部门履职尽责、服务社会的决心,对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海淀质检所去年共检测食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产品6539批次,监督抽查2443批次,专项抽查1469批次,风险监测2627批次。产品涉及果冻、膨化食品、特殊配方乳粉、月饼、化妆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乳制品、饮用水、糕点制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茶叶、蛋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功能性饮料、蜂产品、糕点、食品添加剂、淀粉及淀粉制品等大部分消费食品。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国家质检总局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活动。海淀质检所承担了全国蜜饯、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大米、一次性筷子、洗发沐浴类化妆品、功效性(美白、祛斑祛痘、育发)化妆品等产品专项抽查任务,共检测产品323批次,并负责解释全国专项抽查任务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此外,受北京市质量技监局委托,对北京市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三聚氰胺跟踪监测,全年共检验1146批次。
除了维护消费者日常食品安全外,保障重大活动的食品质量安全也是海淀质检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级实验室,为保障奥运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心继续按照奥运模式,在保障两会、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工作中,同样以高效、科学的工作方式,准确、及时的工作成果,圆满完成任务。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不仅要求相关质检机构具有快速应急反应机制,还能通过一系列实验监控和科研手段,具备一定前瞻性的问题预知能力,并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在最近几年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中,海淀质检所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权威、公正的技术支持。2008年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参与制定了《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测定》国家标准,成为国内第一批三聚氰胺检测机构之一,并被指定为全国3家三聚氰胺确证单位之一。在对乳制品的三聚氰胺检测行动中,海淀质检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测,为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公布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信息提供了大量准确数据。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为杜绝加工环节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实施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控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海淀质检所针对三聚氰胺、抗生素、合成着色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重点项目,承担了部分食品、千余批次食品的风险监测任务。此外,在执行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同时,海淀质检所还开展了近20余种产品风险监测工作,检测样品达上千批次。
与此同时,海淀质检所食品安全预警工作从原有预警报告的提供层面逐步参与到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定、风险管理课题的承担等风险管理、研究工作中。在2006年,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建成之初,“风险预警平台”也随即成立,这是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检验中心为依托成立的食品安全信息预警中心,拥有应急处理、风险分析和前瞻性研究于一体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2010年,风险预警平台的相关人员还参加了北京市相关课题研究。
在对食品安全预警工作更加明确的基础上,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将大量风险监测数据、各种准入信息、监督抽查信息以及后处理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形成数据分析闭环。同时,海淀质检所还施行了固定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报告形式,全年发布周预警报告、月预警报告及专项数据等预警应急调研报告,为政府及相关机构在风险监控方面持续提供最新动向和新鲜可靠的技术数据支持。
据了解,未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还将深入开展风险预警工作,进一步开展预警实验研究,针对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蜂产品等高风险食品,主动挖掘并监控生产领域可能存在的安全方面的隐患。同时,继续对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先进的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管理办法实时跟踪,为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