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伊犁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伊犁首个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名片的产品。
新疆有“三宝”(棉花、石油、天然气)、伊犁有“三香”(伊力特、熏衣草、稻米)。“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在伊犁,当地白酒代表品牌伊力特会让人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酒中的豪迈与醇香。
所谓“伊犁酒”,是以伊犁河谷为中心的区域内所产白酒的统称,其中有两个佼佼者——代表伊犁酒高端品牌的“伊力特”和代表伊犁酒中低端品牌的“肖尔布拉克”,这两个白酒生产企业都位于伊犁州新源县的“新疆酒乡”——肖尔布拉克镇。据了解,目前新疆100余家白酒企业年产白酒约7万吨,而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酒业的年产量约4万吨,占新疆白酒年产量的半壁江山,使肖尔布拉克镇成为新疆白酒产业的中心,被誉为名副其实的“酒乡”。
肖尔布拉克——蒙古语称为“圣泉”,世居于此的哈萨克牧民则称之为“碱泉”。肖尔布拉克镇坐落在巩乃斯河谷,西望伊宁市,东接那拉提草原,南北倚天山支脉。这里有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的巩乃斯草原,有生长了七千万年的原始针叶林带。对于白酒酿造行业来说,这个天然闭合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酿酒生态圈:伊犁地区温暖湿润,特别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繁衍与纯化;这里年均农耕期25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左右,丰富的积温和充沛的光照使这里生长的酿酒高粱、玉米、冬小麦和豌豆等粮食糖份积淀充分,品质优良;千万年来,海拔7000多米的天山冰川融水,经过400米沉积层岩的滤净,构成了伊犁白酒独特的酿酒水源,这种略偏轻碱的天山冰川融水解决了白酒酿造发酵过程中的抑酸难关,使得酸碱度达到最佳。
经过岁月的积淀,目前伊力特和肖尔布拉克酒,都已形成了独有的甘醇特色:“伊力特”传承纯真本色的酿造精神,成就了“新疆第一酒”的美名,演绎出西北人至纯至真的豪迈本色;而作为“酒乡之酒”的肖尔布拉克酒则巧妙地将圣洁的冰川、纯净的河流、辽阔的草原、异域的风情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如何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对特定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传统工艺等条件下形成的特色产品进行保护,促进地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终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地的一项课题。为此,伊犁于2008年成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委员会,对伊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进行调查摸底,开展地理标志申报工作。近几年,伊力特酒业和肖尔布拉克酒业在伊犁酒的地理标志保护投入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着手高粱基地的建设,修建2.6万吨的一流微机监控的贮粮筒仓;为保证供水质量,伊力特酒业专门成立了水质检验室,对用水区域实行全程检验,并投资兴建二级供水工程和逆渗透净水生产系统。2002年9月,经国家环境质量管理委员会评定,伊力特系列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绿色饮品”认证,并获得“绿色饮品”环境标志使用权。建厂至今,在纯粮固态发酵传统工艺中,伊力特结合巩乃斯河畔的环境气候特征,形成了一整套自主创新的特殊的酿酒技术。例如,利用“三步法”发酵窖泥工艺,独创长窄形发酵窖池,使纯粮浓香型伊力特己酸乙酯含量明显提高,创出伊力特白酒独有的风格,酒的品质明显提高,被誉为“塞外茅台”。
2011年1月26日,伊犁酒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塔勒德镇、则克台镇、新源镇、别斯托别乡、胡地亚于孜乡等6个乡镇和农四师71团、72团现辖行政区域。同时,对伊犁酒原料、酿造工艺、质量特色等提出了质量技术要求。
来酒乡做客,好客的伊力特人会带你参观西北最大的微机架式发酵制曲中心,一台台微电脑温控机,闪烁不停,自动调湿控温,日夜呵护着数万块曲坯,一块块曲坯线条整齐,细润光滑,拿起一块存放多日的陈曲细细一闻,酒曲香味浓郁。行内有此说法:曲是酒的筋骨,酒香由曲而成。据伊力特酒业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白酒专家协会专家组组长梁邦昌、专家徐占成、白酒国家级评委吴晓平组成的白酒专家考察组曾实地考察伊力特,对14个品种(规格)的伊力特系列酒进行了仔细品评,对伊力特酒的绵、甜、净及醇香优美,口感醇厚甘冽、回味悠长、饮后不上头等独有的风格盛赞不已。
与伊力特一路之隔便是肖尔布拉克酒厂,该厂现已建立全国惟一一座呈现西域酒文化的博物馆,馆藏历代酒具、酒器数千件,酒品千余种,酒史、酒器和酿酒工艺展示,令人目不暇接。肖尔布拉克酒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柴建军介绍,2004年肖尔布拉克酒业引进贵州茅台酱香型白酒酿造技术,研制成区别于新疆传统浓香型白酒特色的酱香型白酒。
新源县质量技监局相关人员表示,伊犁酒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开展,将再次提升整个伊犁地区的白酒品牌的品质,新疆的白酒发展需要伊力特与肖尔布拉克酒业携手并肩,共同缔造新疆白酒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