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减薄”一词频繁地出现在陶瓷行业中。有业内人士认为,陶瓷行业要做到节能减排,必须对瓷砖实施“减薄”工程。但也有观点认为,薄了会不会导致质量变差?消费者是否认可?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受技术、消费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主流瓷砖仍然是厚瓷砖,瓷砖瘦身践行低碳之路依然漫长。
厚瓷砖居主流
记者采访时看到,目前市场上主流瓷砖产品的厚度基本相同,以常见瓷砖规格来看,墙砖规格为300×300(mm)的厚度一般为9mm,300×450(mm)的为10mm,地砖规格为600×600(mm)的厚度一般为10mm,800×800(mm)的为12mm。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大部分瓷砖的厚度都相差无几,一般来讲,规格越小的瓷砖相对会越薄,规格大的也就相对越厚,而表面做了雕刻、浮雕等特殊加工的瓷砖都会较厚。
在某品牌瓷砖展厅里,记者问到是否瓷砖越厚越结实,销售员表示,只要产品通过了检测,质量就是过关的,质量本身与厚度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目前瓷砖减薄的说法,有消费者表示,瓷砖变薄也就是几毫米的事,对节约空间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而从经验上还是厚的更结实。
业内人士指出,瓷砖的薄厚,市场是决定性因素。实际上,按照目前的技术工艺,瓷砖已经没有必要这么厚了,但消费者需要一个接受过程。一些陶瓷企业表示,瓷砖是否低碳、生产过程是否节能,消费者并不关心。“消费者是买货真价实的东西,不会考虑生产是否节能,没有人愿意花高价去买一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实惠的产品。”
除了消费观念的影响,价格也是影响瓷砖减薄的重要因素。东鹏陶瓷表示,一种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由于涉及到技术革新、设备更新以及产品推广等成本因素,产品价格通常比较高,而消费者短期内又看不到实惠,新产品很难被接受,因此企业并不愿意承担“破冰”任务。以外,瓷砖减薄后很多特殊工艺无法完成,会导致瓷砖花色单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推广效果。
消费观念期待转变
以往,“看厚度”是消费者判断瓷砖优劣的主要方法,消费者普遍认为瓷砖越厚越耐用,越厚质量越好,许多企业也形成了“厚砖更优质”的销售理念。如果瓷砖“减薄”后,企业如何扭转消费者的这一既定印象?在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表达了这一担忧。一些企业表示,瓷砖减薄后,必然有消费者认为产品强度和使用寿命会打折扣,导致减薄产品被市场所排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实际上,瓷砖减薄并非简单的将陶瓷砖一剖为二,还有很多技术难题亟待解决。马可波罗品牌事业部陈胜表示,如果冲压的力度不够,减薄之后的瓷砖很可能在承重、吸水率等方面出现问题,而同样的生产线,在生产“减薄”产品的时候未必适用,在行业推广“减薄”的背后,实际上意味着企业新建产品线或者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的问题。
“以目前的市场反馈看,陶瓷薄板的市场认知度还有待提升,市场并未成熟。”业内人士认为,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调整,如果消费者没准备好,企业不会轻易推出新产品。消费意识的转变需要各方面的引导,只有消费者准备好了,有空间、有市场,企业才愿意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发。
据了解,目前国内能够生产陶瓷薄板的企业并不多,而在薄砖产品推广方面目前做得最早的则是蒙娜丽莎瓷砖——2008年蒙娜丽莎推出减薄产品“PP板”,厚度为3〜6毫米,吸水率在0.5以下,能够节省50%〜60%的生产能源。据蒙娜丽莎方面介绍,这款瓷砖在出口方面非常好,但国内的消费者却是“观望的多”。
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高,主要跟产品价格有关。据了解,中高端的定位使得很多注重价格的消费者难以接受。
除了蒙娜丽莎之外,国内一些陶瓷企业将对薄板的研发提上日程。东鹏陶瓷表示,正在开发瓷砖“减薄”技术。做“减薄”瓷砖,其实对企业的压力更大。瓷砖“减薄”了,质量却不能“薄”,实际上等同于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在性价比方面要做到更优,才能赢得消费者。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表示,陶瓷产品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瓷砖减薄实施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推广与宣传工作,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瓷砖减薄不会降低产品的品质。“瓷砖是否结实,跟厚薄没有必然的联系。”专家表示,选购瓷砖关键是看瓷砖的材质、密度和工艺,并不是越厚越好。目前瓷砖减薄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都能保证,但要想真正做到瓷砖减薄,单靠某个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全行业的共同推动。
轻薄化是发展方向
“瓷砖减薄,可节约资源、节省生产和物流成本、节能减排,但由于市场观念没有改变,陶瓷企业仍对瓷砖减薄持谨慎观望态度。”业内人士介绍,减薄1毫米是减薄,减薄3毫米也是减薄,到底减薄多少合适,消费者对瓷砖减薄的可接受程度是多少,减薄多少才不影响瓷砖的使用功能……这些问题都是目前企业对瓷砖减薄最关注的热点话题。
“绿色环保的陶瓷产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单纯依靠市场很难推动,必须从修改瓷砖标准入手,由陶瓷协会强制推动瓷砖减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表示,目前协会正在做瓷砖减薄方面的研究。他指出,瓷砖减薄的依据必须科学严谨,要修改现有的陶瓷产品标准,必须拿到上百个品种、几十家企业的相关数据,经过分析评估,才能在技术层面拿出可行的修改标准。据介绍,2009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国家标准《陶瓷板》,为陶瓷行业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标准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陶瓷行业的“洗牌”需要外因介入,推广瓷砖减薄正是这样的推动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陶行业作为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的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在行业内不断进行的“洗牌”中,企业只有生产低碳、环保、健康产品,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拟修改的陶瓷产品标准,是在现有瓷砖厚度标准的基础上减薄10%,目前该方案已提交相关部门。如果通过,意味着陶瓷行业将推行瓷砖减薄计划,预计未来几年内,轻薄化瓷砖将在市场上涌现。
专家表示,产品低碳、环保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瓷砖轻薄化是陶瓷行业的大势所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