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主编播报(2010-09)

2010-09-15 09:47: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全国质检系统向社会展示实验室

    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9月1日在全国同时启动。从9月1日至9月30日,质检系统将向全社会展示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质量安全的技术机构和检测实验室。

    据了解,主办方将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专家现场咨询答疑、观摩现场测试过程、在线访谈、专题短片、展板展示、制作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质检实验室。通过集中展示,增进社会各界对质检机构执法把关情况和技术保障能力的了解。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普及质量安全和检测技术知识,促进社会各界对质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

    据了解,包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部分实验室都将向普通民众开放。

    全国“质量月”活动全面启动

    9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等7部门联合开展的2010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在全国各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的主题为“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目的是通过“质量月”活动,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7部门要求,各地区、各行业及广大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品牌、标准、信誉、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围绕质量提升,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结合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确保“质量月”活动扎实有效。

    我国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成效显著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近日提供的信息,截至今年3月,我国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产品达21类,能效标识制度实施5年已累计节电1500多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0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减排二氧化硫60万吨,对“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企业来说,能效标识的实施促进了市场上高效节能产品的销售,有助于实现提高用能产品能效和节能目标,有助于促进节能技术进步和提升用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能效标识方便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节能效果进行比较,购买到更节能、更省钱的产品。

    据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目前已经对平板电视、机顶盒、计算机、打印机、微波炉、制冷展示柜等产品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开展了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目前有关部门正筹备发布第7批产品目录。能效标识制度实施更为长远的目标是覆盖40类以上用能产品,届时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批家电售后服务国家标准发布

    9月7日,国家标准委在北京发布了九大家电售后服务标准。据悉,这是我国家电服务领域首批“国”字头通用标准,其内容涵盖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通用要求和冰箱、空调、热水器等8个品类的特殊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本次发布的《通用要求》及八大产品特殊要求,是我国家电服务领域的最高标准,所有家电企业必须统一参照执行。由于明确了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这些标准不但将为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提供行为准则,还将彻底改变家电行业售后服务无规可循、无标可依的现状,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家电服务企业对服务进行改善,加快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淘汰落后产能认证认可措施出台

    近日,为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国家认监委结合18个重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2087家企业名单,要求各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做出相应处理。

    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认证机构要对照今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准确识别出各自的获证企业,若认证证书或标志覆盖的范围在18个重点工业行业之列,认证机构要在今年9月底公告企业完成落后产能关停前,对涉及的获证企业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做出相应处理。

    根据国家认监委的要求,相关企业未完成关停任务前,任何机构不得为其提供任何形式的认证服务;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企业重新申请认证业务时,认证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在保证符合认证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认证流程,减轻企业负担。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