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千之艺装饰有限公司设计师蔡武
走过橘色柔光的通道,光线变得亮堂起来:舒适的沙发,精致的茶具。在北京千之艺装饰有限公司,眼前的一切都和那些疲于包装和推销的装饰公司迥然不同。设计师蔡武泡了一壶铁观音,随着茗香袅袅,话题也好像脱离了设计的条条框框,和思维一起天马行空起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在这个领域做过结构、土木、装饰装潢,还曾被公司派去东京研修,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成行,但我还清楚地记得教我日语的日本老师。”,他饶有兴致地讲起了有关这位老师的故事,甚至说起了日语单词。
“2002年,我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千之艺装饰,发展思路很简单,不要求规模有多大,但求做得好玩、有个性。”确实,蔡武的工作室面积不算大,但是中西结合的简单、舒适的会客区以及充满了每个角落的个性收藏使整个房间散发着亲和力的同时,也突出了一个“趣”字。蔡武说,设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点像样的东西。他始终追求一种原创的感觉,大家都有的东西就不想再做了。
对于现在流行的简约、欧式、地中海式等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他以前都接触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那种骨子里挥之不去的中国民族元素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前比较倾向于简约风格,但是现在更喜欢中式,我们中国的传统家具讲究‘传世’,这和国外批量生产的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家居设计不应该仅仅为了视觉享受,也应该重视实用性。”他说,其实中式家居设计中完全可以加入欧式的元素。他举例说,中国古代讲究坐有坐相,但如果一直坐在太师椅上估计也谈不上舒适的感觉了。蔡武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希望把中式元素作为一种符号和点缀体现在家居装饰中。
在交谈的过程中,桌子上的茶具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被茶水滋养的茶宠、龙泉瓷小茶碗和古朴的茶海,无不体现了主人悠闲的工作节奏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北京生、北京长的人都有点惰性,不求上进,知足常乐。”说到这里蔡武靠在沙发上,慢慢地品了一口铁观音,绕梁三日的茶香穿越了时光,仿佛把我们带回老北京的茶馆里——一边听书,一边啜着香茗,悠哉悠哉。“铁观音、大红袍、普洱和乌龙各有各的特色,很像南北方的家居风格,北方的花茶可以泡,但南方的茶则相反,出汤要快。”在蔡武的设计中也体现了他对南北不同中式风格的深刻理解,“南方的家具大都精致、秀气,而北方的家具则充满拙朴气质,在设计里要注意不同元素的性格在整体风格中的个性表现。”
在工作室的会客区,两个红底绣花垫的小木墩格外惹眼。蔡武说,这是他从山西搜集的,是装在车轱辘中间的一对车轴。像这样的收藏蔡武还有很多,在他的工作室里看似一件简单的摆设也许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这里有红酸枝家具,南方木雕、主题为“福禄寿喜”的床眉……”蔡武介绍起他在不同地方淘到的“宝贝”时如数家珍,并且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的工作室里藏着雕花门扇、佛龛、小姐柜、台屏、小石狮,甚至有山西大门楼上的砖雕和康熙年间的火盆。他会时常查阅相关史料,增加收藏的乐趣。“我喜欢把这些东西作为一种点缀融入家居设计中,“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以后可能再也找不到了,这就是所谓的个性。”他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利用自己对中式家具的理解给业主挑选相关配饰,以提升整体家装的品味和格调。
蔡武说,他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也不太喜欢过多的广告和宣传,对于现在这样低调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做设计还是要多看,一些前沿的资料、知名的建筑物都可以成为灵感的来源。”也许他所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觉:沉稳、大气、拙朴,如同一种岁月的沉淀,悄悄地渗入到老家具的纹理中,又透过它们的灵性弥漫于整个居室,这其中的韵味唯有岁月本身才能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