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我国自1999年开始,正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在总结、吸纳原有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于2005年7月15日开始施行。
葡萄酒独立评酒人吴书仙说:“我喜欢葡萄酒入口时酒液触摸味蕾的感觉,它传递给你的不仅仅是酒里的酸甜苦辣咸,还有生成它独特风味的土壤、气候和酿酒师的风格。”或许这也正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意义所在。
因为地理地貌的特色,为产品的独特风味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2005年12月28日起,通化山葡萄酒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从小生长在东北的阿嘉一说起山葡萄就很兴奋。“山葡萄啊,城边上多得是。”山葡萄个头如黄豆般大小,黑紫色,阿嘉妈妈每年都采很多回来,自己酿酒,周围的邻居、亲戚都喜欢自己酿酒。“自己酿好啊,什么口味自己说了算。”
当然,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可不能用自家的酿制方法,而仅仅有地理优势也是不够的,更有严格的技术和工艺要求才能酿制出带有地理标志的荣誉产品。
从山葡萄的选种开始,栽培、采摘、生产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尺在衡量。
比如种植。应选择窝风向阳、土质肥沃、保水、保肥性强、无污染的非工业园区。土壤为沙壤土、轻沙壤土,pH值为5.5~7.0,海拔高度为400~1000米。666.6平方米种植山葡萄220~240株,行距保持3.0~4.0米,株距0.8~1.0米、产量不超过1200公斤。允许使用绿肥等有机肥,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采收前1个月不得浇水、不得使用杀虫剂,采收前10天不得使用杀菌剂。
再说采摘。山葡萄在通化地区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10~25日。正常天气情况下,应在早晨露水干后、午间高温来临前或午后凉爽时采摘,不能在高温高湿(雨天、雾天)的条件下采摘。采摘时要用果剪自穗梗的基部剪下,轻拿轻放,不伤果实,对青、腐、烂果,要随采随剔除,青红粒不超过3%。包装物要卫生干净、无异物,运输时不能压挤破损果实。山葡萄采摘后24小时内破碎入罐。作为地理标志产品,通化山葡萄酒还必须经橡木桶陈酿,新鲜型山葡萄酒橡木桶陈酿时间6~24个月,陈酿型山葡萄酒橡木桶陈酿时间24个月以上。
其他的规矩还有很多,这样下来才成就了一瓶高品质的山葡萄酒。带着地方风土沁入心田。
TIPS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推进区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目前,我国有绍兴黄酒、贵州茅台、龙井茶、景德镇瓷器等760余个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核准了3000多个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涉及保护产值达3000多亿元,利税达400多亿元。产地范围涵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出口,促进区域经济作出了贡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作为世贸组织成员间通行的规则,是针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名、优、特产品所采取的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首先,只允许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按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加贴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销售。鲜明地指示了产品原产地域,清楚地告知消费者该产品来自何地,保证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其次,表明了产品的质量信誉。地理标志产品大多数是地方特色产品,产品风味稳定,特点突出;再次,反映了一个地域历史。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资源,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既是稀缺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对这些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传统和文化,保护我们的民族精品。
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通化山葡萄酒企业名单
确认为山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种类
种类 外观、色泽 香气 滋味
通化半干、干红山葡萄酒 紫红、深红、宝石红 具有新鲜的小浆果、葡萄花、椴树花等香气 醇厚、圆润、协调、丰满
通化半甜、甜红山葡萄酒 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 具有陈酿的酒香、小浆果、葡萄花、椴树花等香气 醇厚、协调、结构感强、酸甜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