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图文]羊绒大国之惑

2007-12-01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几年来,用动植物提炼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天然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竹纤维和牛奶纤维等被广泛运用到羊绒衫的编织中,今年的羊绒衫新品中,也不乏它们的身影。这些材料天然、绿色、环保,比如牛奶纤维具有抗菌、抑菌的性能;竹纤维能够增加织物的弹性和光滑度,这些绿色纤维的加入不仅提升了羊绒衫产品的绿色指数,还为产品增加了不少新功能。

   2008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今年羊绒衫新品中运动风格的羊绒衫备受关注。比如珍贝的运动系列羊绒衫,以开衫、拉链为主打,将拉链使用在不同部位,打破了传统羊绒衫单一、呆板的造型,有些款式采用连帽式设计,图案简洁明快,颜色亮丽多变,是假日出游、健体运动的不二选择。

    □ 正安/文部分资料提供: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羊绒理事会

   羊绒素有“软黄金”、“纤维钻石”的美誉,是高档的纺织原料,羊绒制品以其轻、薄、暖等诸多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世界羊绒工业已经走过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羊绒加工业在改革开放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由世界最大的产绒国一跃而为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国、出口国和消费国。

    资源及加工优势明显

   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是我国山羊绒的主要产区,西藏、辽宁、河北等地也有羊绒生产。我国拥有多个能够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绒山羊品种,既有适于荒漠化地区的品种(如柴达木山羊),也有适于温暖海洋性气候的品种(如辽宁绒山羊);既有适于高海拔地区的绒山羊(如西藏山羊),也有适于平原草场的绒山羊(如内蒙古白绒山羊)。由于特殊的地域资源和长期的人工选择,中国羊绒纤维细长,光泽洁白,手感柔软,品质明显优于产自伊朗、蒙古等的国外羊绒。我国羊绒产业有其他国家、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

   基于这样的资源优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国,从养羊、采绒、印染、纺纱到羊绒衫及其他制成品的纺织,形成了完整的羊绒产业链。目前我国共有2600多家羊绒企业,90%以上的全球羊绒加工在中国完成。

    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的羊绒产业仍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足,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2006年,中国出口羊绒衫2000万件,创汇额仅为6亿美元,羊绒衫出口平均单价最高为每件40美元左右,最低的每件仅16美元。羊绒制品大多为贴牌出口,以自主品牌营销的比例不足10%。而贴牌生产的利润很薄,其出口价格仅为所贴牌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1/10。我国自主品牌羊绒制品的价格也仅仅是英国苹果牌羊绒制品的1/4、意大利劳罗皮亚娜牌产品的1/3。世界羊绒制品高端市场基本上被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产品占据。

   目前,我国虽有鄂尔多斯、鹿王、天山、圣雪绒、雪莲等羊绒产品知名品牌,但却很少出现在羊绒高端消费市场。中国羊绒最大生产企业鄂尔多斯集团几十年来一直尝试在国外打自主品牌,但在去年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仅占10%左右,其他都由世界知名的服装销售商贴牌销售。我国其他企业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比例也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羊绒产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外国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加工“车间”。

    品牌开道走出困境

   品牌缺失是中国羊绒业的致命伤。树立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国羊绒行业实现自强的惟一出路。令人欣慰的是,一批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如鄂尔多斯、鹿王、雪莲等羊绒纺织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品牌建设,或投入巨资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自主开发新产品;或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增强产品升级能力。

   目前,我国共有羊绒品牌180多个,知名品牌羊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羊绒品牌呈现“南北两派”阵势,南派以“春竹”、“兔皇”、“珍贝”、“帕罗”等为代表,北派以“鄂尔多斯”、“雪莲”、“鹿王”、“圣雪绒”等为代表。除了春竹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企业外,鄂尔多斯、鹿王、珍贝等企业只有15~20年的发展历程,这和我国羊绒产业的发展壮大历程基本一致。

   中国羊绒业内人士已经普遍认识到,中国的羊绒制品必须走高端精品路线,因为羊绒属稀缺性资源,全世界平均每300多人才能穿上1件羊绒衫,羊绒衫应该成为奢侈品。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