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一元药”哪儿去了

2007-10-16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上海60多岁的黄雪梅一直便秘严重,十几年来就用本市生产的开塞露来解决“出口问题”。“才一元多钱一支,价廉物美。”然而,最近她跑了几十家医院、药房都摇头说没有,只有外地生产的。药房营业员还说,现在谁还卖这种便宜药啊,根本没有利润!沪产的传统经典药如痱子粉、足光粉、开塞露为何越来越难觅踪影?最近,不少市民为购买便宜的经典药而奔波于各大药房,却发现有的药已改头换面以昂贵的身价露面;还有一些药因为价格太低廉,低利润令药厂、药房纷纷“敬而远之”。

   据悉,招标采购、药品降价使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利润低了,药店肯定不愿意卖,就连生产厂家和药品代理商也不愿意继续提供,所以有些药店放弃销售廉价药。有些药店即使采购属于降价范围内的廉价药品,进货周期也很长。这样一来,廉价的药品很少露面。难道药商自己或家人从来不需要便宜药吗?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