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因为汽车安全气囊而出现的消费纠纷就涉及了包括奔驰、皇冠等在内的20多个品牌,有6省市的消费者保护组织正联合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请关注——
最近,关于汽车安全气囊的问题在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
今年以来,因为汽车安全气囊而出现的消费纠纷涉及到比亚迪F0、力帆、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奔驰、皇冠等20多个品牌,但很多案件却难已断定。为此,辽宁、四川、河北、天津、江苏、江西6省市消费者保护组织10月14日联合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汽车安全气囊在一些交通事故中没有如预期那样爆出,这究竟是汽车制造时出了问题,还是汽车安全气囊本身存在的问题?
“打不开”的安全气囊
目前,随着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加,我国的汽车消费投诉也随之攀升。其中,因为汽车安全气囊未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和消费纠纷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消费者霍女士的朋友驾车以7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与前面的一辆面包车发生严重正面追尾事故时,车辆几近报废,两车驾驶人员受伤住院,但安全气囊却一个也没有爆出,幸亏驾驶人员系着安全带,方才保住了性命。今年8月,周先生同样因为安全气囊未爆出造成身体多处受伤,而将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告上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没有如预期那样弹出?汽车安全气囊还存在哪些不足的问题?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雁指出,在具体交通事故中,由于人坐的位置不同,比如有的人靠前,有的人靠后,这些都会影响车辆行驶时安全气囊对人的保护作用。“毕竟在汽车碰撞测试时是用假人替代,测试时的角度也是固定的,但在具体事故中,人坐的角度不对有可能导致安全气囊没爆出。”
汽车安全气囊的爆发还和汽车行驶速度相关,这里有一个气囊点爆阈值,也即碰撞前后的速度差值,这个速度的变化值为20km/h。
“当然”,王宏雁表示,“汽车安全气囊不可避免会有一些质量问题,比如该爆时却没爆,该正面爆的却往下爆,气囊没充满气时就爆出等。”
安全气囊何时该“打开”
据中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当发生汽车安全事故而气囊没有打开时,一些汽车厂商都会以“撞击角度不对”“位置不准”或者“力度不够”为由为产品开脱。而消费者霍女士的代理律师却对这种解释表示质疑,“难道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还要像射击一样精确瞄准,或者非要到车毁人亡的地步才叫够力度吗?”“这其中有没有汽车安全气囊设计、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呢?”
这似乎存在一个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气囊何时应该爆出、该如何爆出的问题。
据了解,气囊的作用原理是当传感器接受的碰撞信号达到气囊点爆阈值时,气囊爆出,乘员与气囊接触,这时气囊就相当于处于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之间的缓冲垫,从而起到减小乘员伤害的作用。如今,气囊的爆发已由过去的传感器控制触发,发展到了今天的计算机收集传感器信息,经过一定算法后再决定是否启动气囊。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同一类碰撞,不同的汽车气囊爆发情况却不同。车速越快,碰撞时间越短,一旦碰撞时间比气囊的爆发时间还短,气囊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王宏雁指出,汽车安全气囊对人体的保护,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系好安全带,如果安全带没系好,安全气囊可能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还对乘客造成一定伤害。因为安全气囊爆发时速度非常快,爆发力也十分大,如果乘客正好正面相撞,就会遭到伤害。
相关标准该如何制定
近日,辽宁、四川、河北、天津、江苏、江西6省市消费者保护组织正联合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那么,这个标准该怎么定?
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汽车召回公告显示:导致安全气囊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气囊制造商的生产质量问题,有的是因为装配问题,有的则是感应系统软件问题等。但整个汽车安全气囊市场的质量是否可靠,并不能妄自定论。
王宏雁对此解释说,汽车安全气囊本身一直以来就有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汽车安全气囊在出厂时都会经过严格测定,经过测定后的安全气囊肯定都是符合标准的;但汽车安全气囊要安装到具体车型中,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匹配标准,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通用同一款安全气囊。此外,在各种配件齐全之后,汽车在出厂前还会经过相关的碰撞试验,这包括对人的伤害指标,系上安全带以后安全气囊对人的保护情况等,“应该说,严格执行汽车碰撞测试后出厂的车都是符合碰撞安全指标的。”王宏雁说。
“事实上,汽车安全气囊在出厂时不仅有严格的国家标准执行,企业本身还有自己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因此仅仅针对汽车安全气囊这个零部件而言,相关的标准已经有了。”王宏雁进一步指出,安全气囊安装到车里,也有相关的碰撞标准要求执行,这个标准也是有的;至于汽车在行驶时,什么时候该爆发、爆发的角度应该是怎样的,这样的标准很难制定,因为具体事故中,乘客所处的位置和当时的状况不同,需要具体分析,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当然在完善汽车安全气囊和相关碰撞测试标准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变化,我们应有更多具体的、进一步完善的标准。现如今,相关标准已经在不断完善,比如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儿童发生碰撞等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不同标准。”王宏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