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文旅频道!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您当前位置: 文旅频道>>旅游V视>>

“瞎掰”一下能变身!这惊艳众人的木匠活绝了

2022-03-28 17:14:35 齐鲁网·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一块四方平直的木板,一双独具匠心的巧手,经过画线、切割、掏空、凿锯、打磨等工序,木板就变成了能够折叠自如的鲁班枕。因其为一块木料所制,又将鲁班枕称为“一块料”,民间俗称其为“瞎掰”,上下翻覆,左右穿插,闭着眼睛随意掰,也能变换出不同造型,彰显匠人匠心。

如此慧心巧思,可谓中国匠人积淀千年的智慧结晶,而这一巧夺天工的文化瑰宝就出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桥氏木作”传承人乔一兵之手。

“一块料”技艺源自家传

乔一兵自幼喜欢画画,14岁时进入美术班,专业学习绘画,从部队退役后,他在济南高新区一家单位负责宣传工作,还曾有过印刷的经历。

“我父亲是木匠,小时候都是我坐在一边看父亲做鲁班枕,那时候就把它当玩具,觉得这就是家里常用的‘一块料家具’而已。”乔一兵解释道,一整块木头通过锯、凿、打磨,不用任何连接件,就能制作成家具,家里的桌、椅、案、床都像鲁班枕一样是榫卯结构的,老一辈将其称为“一块料家具”。

十年前,乔一兵的父亲整理家中旧物时,翻出了一张自己在上世纪60年代绘制的图纸。乔一兵照着父亲画的老图纸制作出了鲁班枕,瞬间勾起了童年的回忆。“我那会儿就是出于好奇,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制作鲁班枕。”

俗名“瞎掰”彰显榫卯巧思

谈及鲁班枕,乔一兵眼中闪着光。他一边拿起一块鲁班枕展开放平,一边介绍起“一块料”的其中奥秘。

据传,鲁班枕是木匠鼻祖鲁班发明的,距今已有2500多年。“鲁班枕的原材就是这么一块简单的木头,通过凿、锯、锤等工具设计制作,把原本是一块六面体的整木变成了一件120多个面的物件,木片相连不能拆分。”展开后的鲁班枕,面与面的接触严丝合缝,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折叠收放自如的枕头或凳子,看着它如此精巧,难以置信它原来是由一块木头制成的,没有一颗钉子或是任何胶粘,也不像传统常见榫卯由两块插接。

因便于携带,用于古人休憩,路途中累了当凳子,困了当枕头,因而得此学名“鲁班枕”“鲁班凳”。

“其实,鲁班枕还有一个俗称叫‘瞎掰’,这俩字乍一听不像好话,有吹牛的意思,但鲁班枕不就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吗?”鲁班枕做工精细复杂,以缺补缺,卯为阴,榫为阳,“瞎掰”,看似简单却遵循了自然万物不变的法则,那就是阴阳结合,相生共融。乔一兵说,鲁班枕被称为“瞎掰”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怎么掰都掰不坏,“就算你闭着眼睛掰也坏不了。”用的时候用手掰开,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相当方便。

传统工艺悟出思想内涵

对于鲁班枕的设计构思,乔一兵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向记者演示着手中的鲁班枕,“你看,鲁班枕本是一块整木,然后拆折成两块,三块,一层一层,由简入繁,最后又归为一个整体。”乔一兵称,鲁班枕的构成也来源于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鲁班枕掰开之后可见汉字中的‘天’字,上为天,下为地,中间为人,人在天地之间,与万物融为一体,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乔一兵的解释中,哪怕一个外行人看不懂其中门道,也对鲁班枕肃然起敬。别看它只是一个小物件,却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体现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天人合一等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

鲁班枕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仍有着积极的意义,象征着“和合、和谐、和平”。“我现在一方面努力把手工制作的鲁班枕定义为收藏品,做得更细致精美;另一方面,也将鲁班枕的工艺用于更多创新产品,制作出更多元的鲁班枕衍生品,像是笔床、墨床、手机支架等,让它更好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山东手造走入千家万户。”

闪电新闻记者 于娇 于兴涛 巩胜义 报道

(责任编辑: 贤达 )
  • 视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