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美文>>

在那棉花盛开的地方

2022-11-03 15:33:11 中国质量报

□ 刘广波 龚 正 姚业峰

一道函令,十万火急。

今年9月中旬,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向江苏纤检机构下达抽调人员赴新疆开展监管棉公检任务。

接到命令,开展公证检验的冲锋号随即在江淮大地吹响,南京、泰州、淮安……从江苏省13个城市纤检系统集结的近百名公检技术人员整装待发,他们携带着精密仪器,怀揣着乡愁和对亲人深深的眷恋,昼夜兼程,奔赴天山南北。在随后的4个月里,他们将与严寒和风沙相伴,与孤独和寂寞相守,历经金秋和隆冬,力求完美地完成国家下达给江苏省的赴疆监管棉公检任务。

棉花轻柔、温暖国人,职责重大、内化于心。闻名遐迩的天山脚下,是他们抒发创造情怀、激发拼搏斗志、践行忠诚履行使命、书写为疆爱疆情怀的大舞台。他们以党性和行动诠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用责任和担当、用智慧和创造、用追求和奉献,履行守护国家棉花质量安全的崇高使命。

10年路漫漫,弹指一指间。江苏纤检人到新疆参加棉花公检已有10载,无论是滴水成冰天气极寒的天山之北,还是气候温润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天山之南,来自水光月色两相兼的美好江苏的纤检队员,随风而飘,依棉而居,将棉花公检做出了品牌,做成了行业的标杆。

(一)

今年10月,江苏淮安。

淮安市纤检所的会议室内一场热烈庄重的“送党旗、戴党徽、学党章”活动正在举行。在众人的瞩目下,党支部书记姚业峰郑重地将一面鲜红的党旗交给即将带队赴新疆进行棉花公检的队长周书祥手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向室内,队员们胸前的一枚枚党徽和一双双坚毅的眼神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到一线去,到火热的工作中去,天寒地冻的现场有忘我的工作激情,孤独寂寞的远方有弥足珍贵的记忆。10年来,在江苏纤检人身上,少的是豪言壮语,多的是朴实行动,处处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纤检精神。

徐爱武不但是连云港市纤检中心负责人,而且连续几年承担公检主检工作。作为领队,他感觉压力山大,不仅需要根据两个仓库每日入库量的实际情况,结合每家机构参与现场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具体情况统筹安排检验工作,还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他每天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徐爱武所在工作组承检的两个仓库距离两公里多,他每天穿梭于仓库之间四五个来回,往往连饭都顾不上吃。检验数据是公检的生命线,每天面对上万条公检数据,他坚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反复核对每一批检验数据,确保准确无误后再上报。每年经他审核的几百万条公检数据从未出过差错。这种心细如发、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敬业精神,获得了企业对公检制度的信任和认同,展现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庆东是一名转业军人,他非常注重“传帮带”,亲身示范,细致讲解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法,开展一对一现场教学,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公检新手”,使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将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初心演绎得淋漓尽致。

冯晓建是常州市食药纤检中心的现场带队负责人兼阿克苏临时片区党支部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始终像一面旗帜站在队伍最前面,顶着严寒与队员们战斗在公检一线。自从接到任务,冯晓建就琢磨将党建运用到业务工作中,她坚信,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天山脚下的棉花公检现场,能激发纤检人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斗志。她带着全体党员在棉花公检现场,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鲜红的党旗前,共产党员以天山和棉山作背景,庄重举起右拳,矢志在工作中锻造灵魂和品格,成为建功立业的先锋和楷模。

(二)

如果以一节火车车厢装42吨棉花计算,参加公检的80多名江苏纤检人共计公检棉花近1万节车厢,如果一列火车挂100节车厢,那么,每年江苏纤检人检测的棉花就将装满100列火车。

在游客眼里,“新疆是个好地方”,因为他们总是选择最美的季节赴疆。但是,对于公检队员来说,他们进疆时已是秋尽冬始,等待他们的只有戈壁飞沙和零下几十度呵气成霜、滴水成冰的严寒,还有一堆堆待检的棉花包裹,以及水土、饮食、气候、时差等诸多方面的改变带来的手足皮肤皲裂、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有这样一幅照片,虽然构图平常,却记录了纤检队员不畏艰苦的工作瞬间:一位上了年纪的纤检队员,皱纹深深地刻在他的额头。为了御寒,黑色的围巾一直裹到鼻子上方,围巾和眉毛上的白霜,与沾满围巾的飘逸的棉花形成呼应。在黑与白的对比中,纤检人的身份一览无遗,恰到好处地展示了纤检人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和踏实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这样身处塞外边陲参加援疆公检的普通劳动者,不正是新时期江苏纤检人创新创造、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吗?

棉花抽样队员头上戴着安全帽,脸上捂着口罩,腰间的布带上系着装着棉样的塑料袋。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样品完整和数量充足,队员们还需要徒手操作,甚至爬高几十米进行高空作业。长时间重复劳作,队员们的手指都长出倒刺。为了不耽误工期,他们就买来胶布把手指尖缠上一圈继续干,并且自嘲说:“长满老茧的手指,变形的指节,是援疆棉花公检队员的标配。”

虽然已经进入秋季,新疆的日头却依然很高。公检人员们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面颊、脖子和胳膊上留下了一道道深红的印迹。来自徐州市纤检所的郭依群,是一位有35年工龄的棉检员,他从入职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在专业纤检岗位上建功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孩子出生时,他只在医院陪护妻儿两天,就回到棉花品质检测岗位;妹妹出嫁时,他在核查老陈棉的现场;岳母去世当天,他还得忙着实验认可复评审的工作。

(三)

再踏征程,亮剑边疆!

对江苏纤检人来说,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从一家人到一群人,许多人都不是第一次远赴新疆参加棉花公检。

他是她身旁的一棵树,他们肩并肩彼此偎依;她是他手边的一朵云,他们的手就这样幸福地相牵。在这些纤检队员中,早有人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或夫妻同行,或姐妹结伴,或一来就是10多年,把家搬到美丽的新疆,把青春留在美丽的天山脚下,谱写了与爱同行,共赴使命的壮丽凯歌。

南通的吴往林、王桂红夫妇和宿迁的杨靖宇、吕红夫妇,比翼齐飞,一起到新疆来参加棉花公检。

一天,宿迁纤检所接到510吨12个批次2232包公检任务,小杨夫妻和本所的同事天还没亮就背上测水仪,带上扫码枪,拿上样品袋,风风火火地进入棉花公证检验仓库的检验现场。小杨的工作是将测水仪插进到棉包体内15厘米处,检测棉包含水量是否超过10%,这是个力气活儿,没有点儿基本功,很难达到要求。有时8个小时内要检测八九百吨棉花,结束工作后,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都会手臂肿胀。小吕和小杨分工不同,她要完成对所有棉包的身份核对,逐包通过扫码枪扫描录入棉包信息,一丝不苟地为每包棉花确定身份。只见在一垛垛棉包垒成的一排一排棉包间,小吕身轻如燕,双手上下翻飞,不停扫描,以“零失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那滴滴答答的数据录入声,在浩瀚的戈壁滩上,宛若天籁之音。

吴往林和妻子王桂林一起赴库尔勒参加棉花公检。吴往林说,他们随队来新疆,因为妻子在身边,心里感觉到特别踏实。有一天他在扦样时,发现有一垛6包棉花靠在一起,卸车的夹包机师傅没有将棉包挑开成八字角,扦样人无法抽到棉花样品。此时,吴往林看附近没有夹包机在现场,一时也联系不到仓库保管人员,为节约时间,他就用自己的身体将棉包往两边推一推。那可是每包重量为227公斤的棉花包裹呀,他那矮小的身体,没有挪动棉包,还在发力时把自己的腰扭伤了。当时,他脸色苍白,腰部疼得不能弯。他的妻子王桂红急忙扶着他坐下歇了一会,可他还没恢复就又投入到工作中。

他们精诚团结、配合默契,以顽强的战斗精神书写了赴疆公检的一段传奇。他们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在纤检工作即将结束,即将离开新疆的时候,他们总会说:“若有‘战’,召必回!”

(四)

汗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劳动托起明天的希望。

过磅、抽样、测回潮率、扫码、测杂质……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道程序,即使每天重复几百次,也丝毫不敢懈怠,保证出具数据的及时、准确、可靠。长时间高强度在户外作业,加之新疆风大天干,扬州市7名公检人员的双手先后脱皮、肿胀,有的甚至溃烂、变形,甚至整个指甲都被掀翻;他们嘴唇皴裂,饮食困难,但仍咬牙坚持。

“你走这条路,千山草色青;我走这条路,万家灯火明”。在常州公检队员的心中,工作要比家庭大,集体要比个人重要,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都无私地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2020年,寇越刚被分配到淮安纤检所工作时,对纤检工作一窍不通。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带领下,他开始接触棉花公检。第一次赴新疆参加棉花公检时,他的内心既激动又忐忑,生怕会出现什么失误影响所里的形象。新疆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但他顾不上欣赏库尔勒的独特风景,一头扎进工作中。

苏州纤检所承担阿克苏公检任务。孙健是苏州市纤检院棉花检验的骨干力量,已经连续6年赴疆。为了工作,他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深深地藏在心底。2021年12月中旬,父亲病危入院,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孙健,强忍着焦急与愧疚,通过电话和家人、医生进行病情沟通。最后,还是没能在床前尽孝,连老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得知父亲故去的消息,他两眼噙满泪水。他乡和故乡在他的眼前已模糊成一轮月影。

在巍峨苍远的天山脚下,在一座座高耸的棉山前,江苏纤检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在100多天的时间里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他们紧贴棉山忙碌工作的身影,就像苍山之上翱翔的雄鹰,和高耸的棉山一起构成一幅简洁而富有力度的图景。

旧岁挥手离别,来年还会再见。江苏纤检人在新疆棉花公检中表现出的“朝受命、夕饮冰”,把他乡当故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非凡业绩的壮举,正是踔厉奋发、笃定前行的伟大时代的缩影!

《中国质量报》【报告文学】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情满光明科学城 蝶变有我勇毅行—— ...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采用标准化种植模 ...

  • 抓住重点 创新形式 提升质量——贵 ...

  •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标准助力 ...

  • 第23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