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评“喜剧的忧伤”:少些笑声欲望 话剧会更高级

2014-02-09 10:54:33 文汇报

   话剧《喜剧的忧伤》昨天在上海大剧院揭幕。演员陈道明和实力派演员何冰一道,为“阿拉”上海观众奉上了一场笑声不断的话剧。

   当主题配乐响起,陈道明和何冰从舞台的最深处大步迈向台口,返场向观众挥手谢幕。那句贯穿全剧的“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吧”,及两位演员的滑稽动作,让这出稍带忧伤的话剧,呈现出的爆笑面目。

   陈道明选择这样一部高难度的喜剧向自己艺术生涯的始发站——话剧舞台致敬,显然有所准备。30多年来,他在等一个能代表他,且只属于他的角色。最终,他等来了《喜剧的忧伤》,这是个难度极大、台词量巨大、只有两个演员的戏。但是,掌声与观众的反应,对于“腕儿”也好,或重登上话剧舞台的“角儿”也好,都是难以抵制的诱惑。当“喜剧效果”成为了比“合理”更重要的事时,再多的“笑”都是多余的。

   根据三谷幸喜《笑的大学》改编的话剧,在世界许多舞台作为保留剧目不断上演,却很少有一个版本像《喜剧的忧伤》那样具有令人轰动的剧场“笑果”。在剧本结构并未进行大改动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原剧以文字幽默见长的特色,成了《喜剧的忧伤》最大的挑战。现场最大的疑问恰恰在于这部戏的改编,很多段落看起来像是专为笑声而设,部分“洒狗血”的喜剧表演,偏离了剧本原本指向的内在思索。回想起来,这也并非《喜剧的忧伤》所特有,“笑声”意味一切,“笑声”掩盖一切,是最近几年话剧舞台上的通病。

   如果演员和主创能对掌声和笑声的欲望少一些,那《喜剧的忧伤》就会更高级一些。从首轮演出的一片叫好,到开始出现一些质疑之声。《喜剧的忧伤》剧组显然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道明如实说出:“我们演出的不是经典之作,如果大家伙儿愿意来看,看下来觉得还行还挺带劲,那很正常;如果觉得不行,那是我们能力有限。”给烧红了的铁板泼点冷水,虽然暌违戏剧舞台30年,什么是生活中的戏剧性,对陈道明来说并不陌生。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