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国保"资寿寺古壁画损毁严重 "八仙"仅余"三仙"

2013-05-13 15:26:53 山西晚报

   

尚为完好的资寿寺大雄宝殿西墙壁画局部

    灵石县资寿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现存建筑及壁画、彩塑等均为元、明时期所建和绘制。因绘画艺术精湛,资寿寺壁画被称为该寺“三绝”之一。5月3日记者采访时看到,该寺大雄宝殿、药师殿和弥陀佛殿中,因潮气影响等原因,古壁画损毁严重,亟待修护。

    “八仙”仅余“三仙”

   资寿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坐落于灵石县静升古镇南二公里苏溪村侧畔的一处高坡上,1963年、2001年分别被列为我省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占地15000平方米,依山就势,自南向北从中轴线共分为仪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部分。左右两侧及两庑又有弥陀佛殿、药师殿及弥勒佛殿、三大士殿、地藏王殿、二郎殿等。资寿寺以元明壁画、彩塑和药师殿藻井著称,并称为该寺“三绝”。

   5月3日,记者来到该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过甬道,进入大雄宝殿。“同在一座殿内,壁画的完好程度大不一样。”资寿寺管理处副主任何立民指着殿内两面墙上的壁画说。

   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像。同行的工作人员王亚萍介绍,殿内东、西、北面墙壁上巨幅呈现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帝释礼佛图,但北面正墙上的壁画已不复存在,东西两墙的壁画各长8.7米、宽3.7米。西面的墙壁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下面的二协侍帝释天和凡释天、四大天王和关公等,均颜色艳丽、栩栩如生。东墙最上面为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中层为二协侍和四大天王,下面是八仙过海人物,但目前只剩下汉钟离、吕洞宾和蓝采和,其余人物均已因多年墙壁潮气等,损毁严重,不见踪迹。

   弥陀佛殿的东西两墙原本也有壁画,但如今东墙上的精彩壁画早已毁灭完毕;西面墙上,下部稍有碱蚀,上为五方佛,下为众鬼神。药师殿东、西两墙也均有壁画,西山墙保存完好,东山墙仅剩中间部分。王亚萍说:“大雄宝殿内的壁画为元代精品。药师殿、弥陀佛殿的则出自明代,这是经专家鉴定后给出的结论。这些壁画,既明显带有唐代后受外来影响的痕迹,又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部分壁画的技艺甚至比永乐宫壁画更具有表现力。”

    500年来努力保护不辍

   资料显示,资寿寺建成后,到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复葺重建”,金时因征战“基础仅存”。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该寺又得重建,后“殿堂廊庑俱坏”;明成化三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467年—1521年),天王殿、山门、药师殿、弥陀佛殿等先后重新修建,并于各殿塑像、绘画。据此,单以明正德十六年算起,这些壁画已是近500年的历史。

   历经数百年,这些壁画因风吹日晒、潮气影响及自然酥碱等原因,损毁极为严重。1984年,省文物局和晋中市、灵石县等组织专人,对部分碱蚀严重的壁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但损毁依旧未能彻底阻止。如今走进三个殿内,游客会发现壁画下墙裙处均有木质围栏,围栏上部放有木炭,这是近年来文物部门用来缓解地面、墙壁潮气对壁画损毁的一种方法。

    有望受益“壁画保护工程”

   近年来,灵石县、晋中市及我省各级文物部门为抢救壁画付出了不少努力,晋中市政协委员、时任民族宗教委主任的吴牡丹等曾就此专门在晋中“两会”上提出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12年年底,灵石县有关部门也曾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关于资寿寺壁画、塑像修护的申请”,指出该寺壁画因种种原因,四百余平方米壁画已有百分之九十不同程度损毁,症状包括地杖松弛、开裂,画面渍积、酥碱、起甲、空鼓、白霜、龟裂、脱落等,并希望得到及时修护。

    珍稀壁画面临劫难,这些精品如何能得以最大限度保存?

   对此,灵石县文物塑像专家、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郭成保说:“文物也如人之寿命,我们无法保证它永久流传,但要尽力让其流传久远。总结以往的修复和保护,资寿寺壁画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只能如1984年那次维修一样,将壁画全部切割,把内部的土积填充物全部移出,换上新的风干的土积重新填回,然后将壁画再贴回墙壁,最后将切割的痕迹用彩绘重新画上。另外,对损毁部分也应尽力修复,以还原壁画的本来面目。”究竟用何种方式保护,灵石县资寿寺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壁画保护在世界上都是难题。”对此,省文物局文物处相关领导表示,“多年来,我们在壁画保护上尽了各种努力。现在,一个名为‘寺观壁画保护’的大工程在我省已启动。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调查、规划,国保单位资寿寺的壁画保护也在其中,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资寿寺壁画将得到有效保护。”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