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评论:“文化病虫害” 需要拿名人开刀

2013-05-08 16:04:31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王建明/图

    ○耿银平

   愚以为,咬得好,嚼得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做必要的注释。”还特别强调,“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也就是说,虽然当下是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我们仍然要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必要的文化敬畏感,提升到重要位置,通过这种慎独、严谨、自律,营造一个优良、规范、健康的语言文字环境,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散发出更多的厚重色彩、文化芳香,让更多人得到发自内心的文化愉悦和精神舒畅。

   特别是国家已经将文化发展提升到了重要位置的当下,比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更应用好每一个汉字,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和光大。

   可话好说,却不好做。语言文字在当下,还是出现了紊乱化、边缘化的不良倾向。举个例子,过去,出版物上的错别字很少见,可现在,不少出版物上都有错别字,校对不严,审查机制松懈很多。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文字紊乱,比如《咬文嚼字》曾对名人博客进行“叮咬”,不少名人和写手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写作态度极为粗疏,甚至到了随意糟蹋祖国语言文字的程度。如郭敬明把“令你们自豪”误成“另你们自豪”;韩寒把“见人不救”误成了“见人不久”。连名人都成了“不规范用法的表率”,且对此毫无惭愧之意,这不仅是一种文化失职,更是对语言文字的尊严挑战和亵渎。根本没有将语言文字提升到国家形象、民族自豪感等的崇高位置上。如果这种态势不能得到遏制,这种“文化破窗效应”,将会加剧语言文字发展的粗糙化倾向,形成更多“文化创伤”。

   对此,需要行政部门的规范,更要形成轰轰烈烈的社会化、公益化的文化纠错意识、文化批评意识,让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都能得到觉醒,让每位公民尤其是名人的文化自律意识得到激活。《咬文嚼字》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开刀”,就不乏这种良苦用心。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本就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公共责任,本就是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算是外在不良污染,势头很猛,我们也要坚守住这种文化底线。我个人认为,尤其是名人,应该利用好自己的眼球效应、影响力效应,为公众作出积极的表率,谁如果做不到,就会受到无情的“叮咬”和“病情通报”,丢人现眼,敦促更多文化名人将文化敬畏感铭刻在心,力行在身。

   如果说环境污染是经济功利性发展的后遗症,那么错字别字、不规范用法满天飞等现象正就是世俗性、市侩化文化的一种文化污染。环境污染需要净化治理,文化污染同样需要净化和及时整治,不容懈怠。

   每位公民都应该多学学《咬文嚼字》的这种文化敬畏感、文化公共情怀,以及默默无闻的文化奉献精神、善于较真,敢于发声,及时纠错,打造更多规范健康的语言文字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