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评论:应该整治“文学评奖”

2013-04-26 16:09:25 深圳商报

    ○许民彤

   近年来,不断有作家、评论家和读者对文学评奖提出质疑和批评,如有作家直接在博客中指出,“某人的奖是通过什么关系拿到的,某人又在评委身上花了多少银子……”“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现在被认为是目前在国内较有影响、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奖,但这几年来也曾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作家、评论家和读者,担忧文学评奖,会不会变成人情的游戏、资本的游戏、娱乐的游戏,而希望文学评奖能够重铸文学的荣誉、公正和担当,在广大读者和作家的心中树立起文学的尊严。

   这真实地反映出如今的文学评奖活动,受到制约的场外因素越来越多,商业的、舆论的、圈子的力量压制着文学艺术标准力量的发挥,最终导致了文学评奖成了“评先进”的吊诡现象。其表现,一是滥,时常见诸文化媒体报道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文学奖”,究竟有多少?其影响力如何?文坛上或读者恐怕没有多少人去关心和关注;其二是“圈子”,或者是评奖者就是获奖者,或者是把奖项总是颁给那些“熟面孔”、“圈内人”,“小团体”性质、“垄断”、“自助餐”特征十分明显;其三是,因为文学评奖原则和评奖标准的缺失,评奖机制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一些水平不高的作品屡屡获奖引发争议,这导致了一些文学评奖活动几乎没有什么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可言,出现了信任危机……

   这种文学评奖的“自助餐”味道只有参加者才知道,那些为了文学而耕耘的人显然无法享受。因为种种非文学的因素遮蔽干扰了文学奖的评选,文学奖的评选只是一个综合因素平衡协调的结果,文学奖的光环日益变得模糊不清。而隐藏其后的文化蜕变实在触目惊心,由此出现的怪象就是,所谓“文学奖”不是为文学而设立的,相反,是为了金钱和权力。而更为要命的是,现在国内不少文学评奖已经失去了权威、尊严,这样的文学评奖成为了伤害读者、伤害文学的“工具”。

   文学评奖变成“评先进”,表明了文学写作成了为获奖而生为获奖而死的“痛”。这当然与如今消费主义的话语环境有关,但商业利益对文学评奖的侵蚀,却是反映了有部分作家迎合的结果,有部分部门操纵的印痕。泛滥的文学评奖不仅没有造就文学繁荣,反而却是诱导了某些作家创作动机变质,将一些作家变成了窥测导向瞄准大奖的文学侏儒。当作品成了为获奖而生为获奖而死的“物品”时,这受到伤害的仅仅是文学吗?

   由此,这又引起我们对文学评奖和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记得著名作家张炜曾说,“文学奖和文学一样,要一起经历时间的检验。只有行业里的傻子才会为某个奖赏去奋斗且沾沾自喜。心灵之业如果变成了摸彩和体育赛事一类的东西,那就太廉价了。文学的个人性与深邃性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热热闹闹的比赛,而需要在深沉的阅读中去领悟,需要在时间里浸泡。”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