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话题>>

评论:文学能够接受怎样的批评?

2013-04-16 15:28:09 山西晚报

   近日,《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在微博上批评《文学报》“新批评”专刊,认为其刊登的李建军批评莫言的文章“已经越过文学批评的底线”,是纯意识形态的思维,“文革”式的语言。《文学报》主编陈歆耕对记者表示,李建军万余字的文章,程永新仅用100多字便将其否定,这种做法简单、草率、缺乏学理依据。陈歆耕强调,“新批评”刊登的文章并不代表《文学报》刊物的立场,那是批评家自己的艺术判断。(《新京报》4月10日)

   《文学报》的“新批评”专刊上批评几位著名作家的文章我也都留意到了,但一篇也没有细读,那些批评是不是幼稚可笑或者属于纯意识形态的刻薄语言,我也就没有发言权。我想,作为批评家,既然敢于批评别人,当然也应该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不过,如果程永新先生的指责或者抗议有道理,我们是否应该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学批评?是批评家“语不惊人死不休”,有意炮制噱头吸引眼球借以抬高自己,还是媒体蓄谋恶意攻讦作家制造轰动效应?或者的确是批评家幼稚冲动,而媒体没有把握底线?无论批评家还是相关媒体,也许该认真听听不同的声音。

   当然,问题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比如说,《文学报》“新批评”专刊并非预设立场,也并非故意针对几位著名作家有目的地进行个人攻击,只是一时找不到更有价值的文学批评,才刊发了这些可能有点尖锐甚至极端的批评。

   关注文学批评的读者也许应该能够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多年以来,文学批评的力度一直有点软。尤其是对影响较大的作家以及他们的获奖作品,很多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赞美,基本是“正面肯定”为主,文学批评都快变成“文学表扬”了。虽然也有一些批评性评价,但往往是蜻蜓点水没有多少实质内容,好像总是怕得罪人。

   有时看了一篇“文学表扬”,我就特别想知道,某个作家或者某部作品除了优点之外,是否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很想听听批评性的声音,尤其尖锐而毫不含糊的批评,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作家和作品。我曾经有意关注过某些国内著名文学奖的颁奖词,当初的颁奖词多动听啊,但现在回头审视,总叫人觉得夸大其辞、言不及义。某些作品已经不是经得起批评的问题,而是不值得读者回味,也不值得批评家费口舌了。如果有真正不客气的文学批评,就算有点刻薄,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都应该能够经得起,否则,恐怕就经不起时光的考验而被抛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没有尖锐而及时的文学批评,对作家和作品未必是好事。一部得不到批评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大家对它关注的兴趣,谁还会继续发掘它的内涵、继续对它探索?一个没人批评的作家很快就会被遗忘和忽略。如此一来,作家和作品只能听到恭维连声,对中国文学的进步何益之有?

   我也完全同意文学批评不该带有意识形态思维,可今天这个时代,作家以及文学,还怕这样的批评吗?现在不是一篇批评就能够制造恐惧把人逼疯的时代了。程先生以“再也不读《文学报》”这种方式表达对某种文学批评的抗议,也可以看作一种文学批评,不过,作为读者,我更期待有批评家对《文学报》以及其他报刊所发表的文学批评也批评批评,有争议的文学批评气氛更活跃,也给中国文学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