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主任李静发布了质检总局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开展的工作、大力推进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工作、2014年8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情况等6个方面的内容,检验监管司副司长刘世远发布了2014年度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第一阶段监督抽查情况有关内容。
为防止疫情传入我国,质检总局在前期开展的各项工作基础上,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关于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的联合公告,确立了当前采取强制隔离等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据,并组织专家检查组,分赴天津、辽宁、黑龙江等多地对来华留学生、重点口岸防控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2014年8月25日,质检总局发布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组织机构代码条例管理办法>的决定》,将组织机构代码年度检查验证制度修改为年度基本信息报告制度。与旧规章相比,新规章极大地方便了组织机构,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发布会通报数据显示,2014年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3332.94万人次,发现传染病例520人次;在进境农产品检疫过程中,共截获有害生物2222种66909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44种5112次;对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261批进口食品和13批进口化妆品,均采取了退运、销毁或改作他用等措施,不合格产品未进入国内市场。
2014年8月,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0起,死亡12人,受伤14人。以上事故正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据缺陷召回以及缺陷信息收集情况显示,2014年8月,共有11家企业开展了15次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36.57万辆;实施家用电器产品召回1次,涉及数量103.90万件。
近期,在广东、浙江、河北等七省(市)开展的“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执法打假集中行动中,全国质监系统共检查企业5435家次,查处儿童用品产品质量违法案件232起,涉案货值175万元,移交其他部门案件4起。
最后,发布会通报了2014年5月至8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法定检验商品目录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实施的第一阶段监督抽查情况,共抽查3385批次产品,检出1180批次不合格。从整体看,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进口商品质量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