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质监局与东城区委区政府联合召开
国家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授牌仪式
中国质检网消息(记者吴曼)9月22日,北京市质监局与东城区委区政府联合召开国家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授牌仪式。北京市质监局局长赵长山,副局长姚娉,东城区区委书记杨柳荫,区长牛青山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市质监局领导和东城区政府领导分别讲话,并对在东城区国家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承担示范项目建设的区教育委员会等十三个单位授予了国家级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窗口单位”,对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39名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东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环境卫生服务一中心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牛青山接受柳荫书记委托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抓好标准化建设的认识。要进一步巩固扩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果。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领导。他表示,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是东城区一项重大的开拓性工作,前期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后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新东城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扎扎实实地推动下去。在市质监局的指导支持下,以贯彻落实《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改进评价,示范引领,打造品牌,努力开创我区标准化建设新局面。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姚娉受赵长山局长委托表示,首先,东城区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是首都标准化工作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其次,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全面推进《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实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政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不断改进政府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加快建立东城区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东城区针对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特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标准化原理,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14个子体系,共编制完成了1492个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了2468个标准,目前正在研究制定4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准平均覆盖率达到98.23%,基本实现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规范化,行政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建设目标。通过标准体系建设,东城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城市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城市管理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相关链接:
两年来,东城区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树立了“以标准化为手段,打造东城公共服务新品牌”的理念,坚持“以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为总目标,确立了“以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公共事业管理为主导、行政管理为依托、城市管理为保障、信息管理为支撑,以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显著特征的‘四位一体’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按照“政府推进、部门主导,突出重点、民生优先,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积极实践、注重实效”的原则,东城区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3个方面,选择了13个示范项目进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包涵教育学区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社会救助和居家养老服务、公共基础数据和社会管理、行政服务、网格化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监管、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和市政道路标准体系建设等多项重点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