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中国首都纺织工业的崛起,1964年3月28日,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正式成立。
建所初期,北京纤检所共有员工10多人,以检验棉花为主业。1968年,北京纤检所转驻八里庄东里,建起四个实验室,检验条件有所改善,建筑面积已有500平方米。1979年,全所迁入东四环慈云寺桥东侧新建的检验、办公综合楼,使用面积扩展到1500平方米。
1992年,北京纤检所整建制划转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年,北京纤检所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评审。 2004年新建HVI900分析实验室。
2005年完成实验室改造面积150平米,全年投入资金102万元,增加检验仪器、设备40套。
2006年完成EFS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增加各种检验仪器设备50套。
成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唯一一家集生态、安全、功能检验于一身的专业检验机构。
2007年,斥资117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投入资金400万元,增加各种检验仪器设备94套。
2008年投资823.9万元,购置国际先进设备46台套,实验室面积增至2800平方米。
2009年9月,北京纤检所迁入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60号新检验办公综合楼,检验面积由2800平方米增加到4389平方米。
截止到2009年,北京纤检所有工作人员8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大学本科学历45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0人,同时,聘请了做出过巨大成就的国内著名专家。检测项目总数达到712项,检测项目覆盖棉花、纱线、纺织品、服装、家用纺织品、内饰用纺织品、羽毛羽绒、地毯、毛皮与皮革、毛革服装、皮鞋、皮手套、皮带、皮箱包等。建有皮革产品实验室、物理性能实验室、材质鉴别实验室、化学残留与微生物实验室、静电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和皮毛纤维样品展示室。仪器设备443台套,总价值1957万元,其中进口仪器设备92台套,价值1673万元。针对关系民生与消费安全的项目,配备了关键大型设备。
北京纤检所开通了“59796990”服务热线,日接受服务、咨询300余起,服务、咨询内容涉及新标准颁布情况、产品质量控制、质量体系建设、企业标准化建设等。随着服务工作的逐步深入,北京纤检所新推出了“品牌体检”和“免费课堂”服务项目。
2008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北京纤检所筹建国家纺织及皮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心筹建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宗旨,着重突出纺织及皮革制品安全、生态等关系人体健康的检验项目,加快与国际接轨速度,打造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安全性能权威检验品牌。
中心以化学残留与微生物实验室和皮革实验室为自身发展特色。
化学残留与微生物实验室主要进行纺织品生态、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涉及检验项目主要为甲醛、pH值等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开展检测活动。该实验室拥有9名员工,其中硕士3名,本科生2名。现有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MS体一台、气质联用仪、热解析一台等先进设备。
皮革实验室主要开展鞋类、箱包、服装、球类等皮革产品物理性能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涉及毛皮色牢度、雾化性能;鞋类耐折、耐磨、剥离;箱包耐静压、跌落性能;球类圆周长、气密性;皮革产品配件比如拉链、腰带带扣等质量性能的检测。
北京纤检所将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以国家中心为契机,发挥核心作用,为质检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引,指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服装纺织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