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检验检疫局“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回眸
2009年,青海检验检疫局紧扣“质量”和“安全”两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量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
青海局创新举措,精心策划,积极组织宣讲活动,在全省出口企业中形成了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浓厚氛围,调动了企业主动参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自觉性。
青海局聘请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食品安全、机电安全、化工安全、质量提升、技术提升、风险分析6个专业组,深入进出口企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活动。各专家组充分发挥了人才、技术、经验富集的优势,为企业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帮企业查找并落实质量管理、农产品认证、食品安全、机电安全、化工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100多项,督促企业改进和提高安全设计规范和生产工艺40多项,改进产品的安全设计内容300多处。针对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与企业联合开展标准制定和科学研究4项。
机电安全组从产品的设计规范、工艺要求、检验标准等方面入手,帮助机电企业提高了机电产品的电气安全水平,达到了国际市场的普遍要求;专家组还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探索了提高机械安全水平的途径。
食品安全组用风险分析方法判定食品安全的关键点,打破常规帮扶出口企业的模式,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等级,使更多的出口企业达到了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实现了青海高原特色产品的逆势出口。
化工安全组帮助化工和铁合金系列产品生产企业细化生产工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抓住世界经济回暖的机遇,扩大出口,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
风险分析组配合青海实施产业升级和加快循环经济建设的步伐,打破常规,特事特办,运用风险分析方法突破进口旧机电备案中的技术瓶颈,帮助企业抢抓机遇,提前1年多时间了解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使企业实现了转危为安。仅此一项,就直接为企业节约投资32.3亿元,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青海创造31亿元的产值。
质量提升组对150多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监督审核,发现并提出了1000多项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和技术因素;帮助10家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产品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为青海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跨入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各专家组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投身质量提升和安全提升工作,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质量和安全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青海局还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出口企业的质量和安全提升工作,建立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长效机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下列四个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定期研讨机制。二是建立联合科研攻关机制。三是建立技术咨询服务机制。四是建立国外技术信息的跟踪、收集与发布机制。(国贤 吴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