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赵曌)新年伊始,喜讯频传,黔中大地对外开放再上新高度。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海关总署,同意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建立仅一年零三个月之后,贵州再添一个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持续对外开放深化的重要窗口。
1月20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贵安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预计于2015年1月底全面开工建设,2015年9月建设完成,10月通过验收,年底正式封关运行。
新闻通气会上,相关方面就贵安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情况做了介绍
●贵安综保区是什么?
“贵安速度”写就贵州第二个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国务院批准在内陆地区设立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主要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三大功能。
早在2013年9月14日,贵阳综合保税区就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成为贵州省首个获批建立的综保区,并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封关运行,惠普、富士康等世界500强企业及中航集团、国药集团、博奥生物等知名企业相继入驻。
2013年12月31日,贵州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递交请示,申请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2015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
“从省政府提交申请文件到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仅仅用了一年零十三天。”贵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汪洋说,“这样的申报速度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距离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仅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贵州第二个综合保税区便以非一般的速度落户贵安新区。
贵安综合保税区夜景鸟瞰图(效果图)
●贵安综保区在哪里?
落户贵安新区 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生态型综保区
贵安综合保税区,位于贵安新区马场科技新城南部,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东至东纵线、南至新寨村、西至凯掌水库、北至黔中大道。“目前,贵安综合保税区规划、设计均已完成。”汪洋透露,项目将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并具备封关运行条件。
值得关注的是,贵安综合保税区的规划设计,尤其注重生态建设,“我们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把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融入到了贵安综合保税区建设和运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汪洋介绍,在不影响综保区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贵安综合保税区的规划设计适当保留了区域内的林地和河流,创造性地将保税研发中心等的建设和山体绿地结合起来,很好地处理了综保区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综合保税区的可持续发展。
“贵安综合保税区将建设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生态型综合保税区。”汪洋说,“就目前来说,这在全国的综合保税区中将会是第一个。”
贵安综合保税区综合服务大楼设计效果图
●贵安综保区里都有啥?
“区内五中心”+“区外五园区”
汪洋介绍,按照“承接产业转移、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区域融合、带动辐射周边、探索发展新路”的要求,贵安综合保税区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保税加工业务,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仓储业务,创新拓展保税服务功能。
“贵安综合保税区将构建‘区内五中心、区外五园区’相互依托的发展格局以及‘区港联动’的机制。”汪洋说,“区内五中心”指的是保税加工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展示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功能拓展中心;“区外五园区”即大数据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区港联动”就是贵安综保区与铁路、公路、机场以及无水港的联动机制。
“在功能发挥上,贵安综合保税区将充分实现区内区外相互配套,以及园区之间联动发展。”汪洋说。
贵安综合保税区贸易展示中心透视效果图
●贵安综保区能干啥?
优惠政策叠加 家门口完成出口退税
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45个,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均按照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的有关政策执行。这就意味着,入驻贵安综合保税区的企业,在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外汇管理等领域同样享受多项优惠政策的叠加。
“比如税收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境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出口退税。”贵阳海关综合业务处负责人郑峰介绍,贵州省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过去货物出口必须到口岸办理,“但有了综合保税区,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就可以实现出口,企业可以直接申领退税。”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红利。
“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一个月不到,进出口额就达到了800多万美元。”郑峰介绍,有关统计显示,每1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可以实现进出口值约24亿美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直接带动就业近10000人,带动配套产业就业约50000人。“综保区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可见一斑。”
根据规划,贵安综合保税区将在年内实现封关运行,将吸引一大批外向型企业和外资企业落户贵安新区,“这对于贵安新区扩大对外贸易,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来说,有着特殊作用。”郑峰表示。
作为贵安新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平台和主体功能区,贵安综合保税区也将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功能优势,坚持“立足贵安、带动黔中、辐射西南、面向国际”,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打造成全省开放要素集聚区、加工贸易转型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引领区。
贵安综合保税区门户夜景透视设计效果图
●“贵阳”“贵安”哪不同?
差异化协调发展 助推贵州对外开放
2013年9月14日,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建立;2015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综合保税区。——二者仅相隔一年零三个月。摊开地图,二者在地缘上也仅70多公里距离,一步之遥。“贵阳”“贵安”一字之差,同为综合保税区,二者有何差异?
对此,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沈新国解释道,“贵阳综合保税区解决的是贵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存量问题,在于盘活存量;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要解决的则是增量问题,在于吸引增量。”
沈新国介绍,已经封关运行的贵阳综合保税区主要功能是推进贵阳高新区、综保区、白云区三区融合发展,改造提升都拉乡。发展定位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金融创新为支撑、政策创新为抓手,将贵阳综保区建设成“一核、两园、五中心”的产城融合体。产业规划是以汽车电池、电机、电动车零配件、航空配件为主的来料加工;以高档汽车、红酒、化妆品、箱包,高档白酒、特色食品为主的高端奢侈品的国际贸易、展示;重点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跨境电子商务、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心、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及离岸金融业务;着力整合贵阳市的国际贸易存量资源,支持贵阳高新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口加工和仓储物流业务。
而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的贵安综合综保区,是国家级贵安新区的主体功能区,肩负着带动贵阳安顺一体化、引领黔中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责。作为贵安新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贵安综合综保区的主要任务是承载贵安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的出口加工业务和保税物流功能。主要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精密加工制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品的出口加工,同时依托欧美智能产品园、中非永久论坛落户贵安新区,打造国际智能产品、非洲特色商品保税交易中心。
“两个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产业规划完全不同,可以实现差异化协调发展。”沈新国表示,“二者将在差异化发展中实现互补,共同推动贵州的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