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全媒资讯>>

贵州将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贫困家庭

2015-01-07 09:57:24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程曦)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根据计划,贵州将整合各类资金31.59亿元,实施职教培训180.1万人,确保到2017年实现全省12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贫困家庭。

   1户1人1技能”即每户至少有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转移就业、接受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挂靠1个龙头企业(合作社),有效增加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实现“职教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

   计划明确,未来三年贵州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实施农村贫困学子助学行动、农村贫困妇女“雨露计划·‘三女’”培育行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能人培养”行动、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行动等五项行动。

    农村贫困学子助学行动:

    对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一、二年级在校生给予每生每学年1500元生活补助费

   在教育“9+3”计划、国家助学金等普惠政策基础上,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低保)家庭子女和农村孤儿实行扶贫特惠政策资助,做到应补尽补。其中,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入二本(含)以上大学的,扶贫部门一次性给予每生交通补助费和过渡期生活费4000元;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对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一、二年级在校生,扶贫部门给予每生每学年生活补助费1500元。积极引导“春晖助学计划”、“春蕾计划”、“蒲公英计划”、“国酒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等公益助学项目向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低保)家庭子女和农村孤儿倾斜。

    农村贫困妇女“雨露计划•‘三女’”培育行动:

    对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妇女等 给予每人普训补助1000元

   实施“雨露计划•‘持家女’培育”工程,对参加培训的村妇代会主任、妇女致富带头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扶贫部门给予每人普训补助1000元,骨干培训补助2500元。实施“雨露计划•‘家政女’培育”工程,对参加培训的新生劳动力、中高职和技工院校毕业生、生态移民搬迁和进城务工妇女,扶贫部门给予每人普训补助1000元,骨干培训补助2500元。实施“雨露计划•‘锦绣女’培育”工程,对参加培训的民族地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低保)家庭妇女,扶贫部门给予每人普训补助1000元,“绣娘”骨干补助2500元。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妇女培训计划,省级民族宗教部门给予每人补助150元。

    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能人培养”行动:

    对返乡创业农民等 给予每人补助2500元

   围绕全省9000个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开展“百千村”示范,每年省级创建100个示范村,市、县级创建1000个示范村,选拔培育致富带头人队伍,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实施“雨露计划•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每个贫困村培训5名以上村级组织负责人、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返乡创业农民,扶贫部门给予每人补助2500元;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培训,省级农业部门给予每人补助1000元。开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团省委给予每人补助500元。

    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

    对农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 给予每人300元创业培训补助

   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意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操培训。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补助基础上,扶贫部门对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给予每人300元补助。开展创业培训,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每人补助1000元基础上,扶贫部门对其中农村“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给予每人300元补助。开展“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技工院校对毕业两年内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扶贫部门对其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给予每人1500元的生活补助。开展“雨露计划•三位一体培训”,对招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省内各类市场主体,扶贫部门按照300元/人的标准给予“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岗前培训补助。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行动:

    对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给予每人补助100元

   围绕贵州“十大扶贫产业”,对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雨露计划•农技培训”,扶贫部门给予每人补助100元。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