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厦门检验检疫局开展涉台战略研究侧记

2010-06-11 08:10: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先行者的探索

——厦门检验检疫局开展涉台战略研究侧记

   有如台湾海峡永无止息的浪涛一般,地处惠台检验检疫政策示范区的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实践中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开展涉台检验检疫政策研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激情碰撞,迸射出了一朵又一朵的智慧火花。

    源于实践的思考

   两岸一衣带水。厦门自古就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随着两岸关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里成了大陆对台人员和货物进出的主要口岸。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也呼唤着理论。对台检验检疫工作要做好,要创新,如何定位是一个关键。

   在海峡两岸多年隔绝的特殊背景下,“对台检验检疫应该定位为‘一个中国’基本原则下,特殊的区际往来的检验检疫,定位为在一国内部不同关境、不同检区的WTO不同成员关系,寻求检验检疫管理层面的技术创新。”厦门检验检疫局局长詹思明作出以上论述。

   一句看似简单的定位包含了厦门局多年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也奠定了整个对台检验检疫战略研究体系的基础。

   基于这一定位,厦门局各部门本着“先行先试、同等优先、适当放宽、风险可控”的总体要求,主动作为,大胆开拓,在对台工作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08年之前,有关对台原产地证究竟能不能签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直到明确了对台检验检疫工作的定位。”厦门局象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充分调研之后,厦门局在2008年12月正式启动对台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业务。

    先于“三通”的研究

   两岸毕竟隔阂了半个世纪,检验检疫制度上的差异明显,研究工作困难重重。2006年,厦门局承接了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课题《两岸检验检疫制度研究及对策分析》,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对台检验检疫制度研究。此次研究共有上百人参与,召开各种座谈会数十场,从手头毫无任何资料到最后形成了厚达700多页的大部头,整整历时两年。其困难可想而知。

   “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公开渠道根本拿不到任何台湾的资料,我们上不了台湾网站。”参与研究工作的黄志杰回忆说,当时为了要一份台湾的检验检疫制度,自己还动用“私人关系”,找到大嶝小额贸易协会会长张志团,让他利用到台湾出差的机会,帮忙找检验检疫制度的电子版,再用e-mail发过来。

   材料好不容易搜集齐了,但研究起来仍然不容易。“比如在用词上,台湾叫‘验证’,我们叫‘认证’;而台湾的‘认证’却是我们‘认可’的意思。”黄志杰说,为此自己当时还专门请教了台湾的船老大。

   去年4月份,《海峡两岸检验检疫制度研究》出版了。书中提及的16条建议均在厦得到先试先行,有的被吸纳为总局对台政策并推及全国。

    固化经验的制度

    善弈者谋势。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翘首企盼数十年之久的“三通”梦终于圆了。赶在梦圆之前,厦门局未雨绸缪,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组织研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峡两岸直航检验检疫特别管理办法(试行)》。

   一年来,该办法在两岸直航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先行先试是一种探索,需要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规章体系。”厦门局副局长黄丽玲表示,接下来,将着手制定相应的对台监管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建立起一套涵盖对台经贸和人员往来的管理规章体系,把中央对台政策落到实处,将厦门局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制度化、规范化。

    (洪 钧)

    《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