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科学防疫 用智慧保障灾区平安

2010-04-26 08:05:0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报特派记者 柴国贤

   在玉树灾区,当地群众的顽强自救感动着每一个人,青海检验检疫局防疫队的顽强拼搏和忘我奉献的精神也感动着周围的群众。每一天工作结束后,都使我们对灾区有了新认识;每一阶段任务完成之后,都使我们对质检系统防疫队伍的优良战斗作风有了新认识。

    这些感动和认识全部凝聚在点点滴滴小事里。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青海局防疫队从接到命令到出发仅仅几个小时,没有时间大量地准备“粮草”。在带了几天的干粮后,防疫队急急匆匆地奔往抗震救灾第一线。

   在玉树灾区营地的第一顿饭和第二顿饭是青海水利循化抢修队给队员们做的。此后的每一天大家常常感念,说起要学会感恩。在这个困难的时期,他们的食物也是捉襟见肘。

   后来的日子,队员们的伙食就靠防疫队“大管家”任锐同志调剂了。早晨,在牦牛的第一声呼唤中,他提前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饭,烧牛奶。早饭后,大家赶赴工作一线,中午同志们边干活边吃几口馍馍,喝一口矿泉水,算是一顿像样的中午饭了。所带的鲜美羊肉在连续吃了几天后,队员们受不了。南方小伙子徐礼权本不吃羊肉,只有勉强撑着,大家劝他改吃其他,他反而装出吃得很香的样子。我们的“捏巴切波亦”(大管家的意思)任锐想尽一切办法为大家调剂伙食。难得他有一手好厨艺,倒也得心应手。

   几天来,工作量非常大,队员们每天能吃上一顿热饭已实属不易。副领队张乃愚总是最后一个端起碗,还有队员张学智、祝显才等人在悄悄地减少自己的饭量。他们怕同志们吃不饱!

   防疫队离开西宁时,已很难采购到野外用帐篷,只好带了五顶2米宽、1米高的野外临时帐篷。可在玉树,这个连摆设都当不成,刚刚扎下,一阵大风刮上天。到营地的第一夜,队员在拥挤的车上“坐”睡。赶了一天的路,同志们疲惫至极,但并无睡意。离天亮还有4小时。队长杨宏召集大家连夜召开“轿车”会议,研究部署当天工作。

   4月20日,在局领导的协调帮助下,借来民政救灾用帐篷。总算有了一个家。尽管拥挤,大家可以展开身子睡觉。虽然整夜翻身得统一喊“一、二”的口令,但做梦是香的。后来,局里陆续送来30平方米的大帐篷,已是“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灾区,看到失去一切的藏族同胞,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克服,不能满足的呢?

   4月19日6时,青海局防疫队从西宁出发,8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17个小时,途径海拔43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8座。一日经过“春夏秋冬”四季。3辆载重车在路面坑坑洼洼的高原冻土地带行走,速度如蜗牛。虽然年年修公路,但是天天都难走。驾驶员祝显才、任锐、孙健凭一流的车技,保证了一路平安到达。

   在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全队高举右手进行了宣誓,誓死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同灾区人民共命运、同呼吸。

   防疫队营地驻扎在结古镇外,距作业地10公里。为避开车流高峰期,每天刚蒙蒙亮工作队就得出发。这样每次来回用去1个半小时的时间。途中顺便送灾民到目的地,每次作业完回到营地已是满天星斗。

   4月20日上午9时,参加完抗震救灾指挥部首次防疫工作会议后,青海局防疫队受领任务为18万平方米的玉树州扎西科赛马场灾民安置点。此为重灾区,仅灾民安置帐篷6000多顶。10时,队员们顾不上吃饭,立即投入工作。

   为科学组织好灾区防疫工作,防疫队成立了“专家小组”,对消毒防疫区域进行技术评估,形成卫生防疫“五了解五确保”工作机制。一是了解掌握安置点基本情况,确保工作到点到户;二是了解人畜伤亡实际,确保工作重点场所;三是了解主要防疫场所(厕所、垃圾、生活区等)分布,确保消杀实效;四是了解水源情况,确保消杀用水保障;五是了解震灾危险区域,确保队员人身安全。

   这一机制,使卫生防疫分工合理,工作重点突出,当日完成4万平方米的“消、杀、灭”工作量。受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王志军和青海省卫生厅疾控中心李砚明等领导的高度赞扬。

   4月21日,青海玉树州CDC、甘肃CDC加入到此项消毒防控任务。青海局防疫队承担的消毒面积约6万平方米,有医疗点3个,帐篷约700多顶,居住人口约4000余人,固定厕所1座,简易厕所6个,垃圾点7个。

   玉树的天是小孩儿脸,一会儿飞沙走石,8级大风沙尘;一会儿雨雪交加,冰雹满地。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队员们克服困难,刮倒了,再站起来。喷雾器的喷头被沙土堵了,用嘴吹。队员心里想的就是不让灾区藏胞再次受到疫病侵袭。哪怕一点点的付出,必将换来灾区美好的明天。《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