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解读
编者按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启动为期两年的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专利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蓝天”行动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和完善专利代理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工作部署之一。针对“蓝天”行动的行动背景、主要措施、最终目标等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逐一进行了解读,敬请关注。
问:今年3月1日,修改后的《专利代理条例》正式施行。在新《条例》施行后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便启动“蓝天”行动,是出于何种考虑?行动的背景是什么?
答:“蓝天”行动是全国统一组织、历时两年、针对专利代理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的一次专项行动。“蓝天”行动既是贯彻新修订的《专利代理条例》等法规规章的部署要求,也是深入落实“放管服”要求的重要工作。
专利代理一头连着创新主体,一头连着审查工作,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权、保障专利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历来高度重视专利代理行业管理工作,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专设服务业发展和监管处,以全面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自去年11月承担服务业发展与监管工作职责以来,针对当前专利代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运用促进司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统筹部署和规范管理,积极推动专利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实际上,新《条例》中,对加强专利代理监管、提升专利代理质量、遏制“黑代理”等问题,既明确很多新职能、新手段,又提出不少新要求、新任务。为落实好《条例》,国家知识产权局于4月印发《关于加强专利代理监管的工作方案》,其中提出,2019年至2020年集中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蓝天”行动,为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工作、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优化我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问:近来,部分媒体报道了专利代理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对于权利人、发明人关注的无资质专利代理、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蓝天”行动有哪些具体应对举措?
答:我们对媒体相关报道和社会公众关切十分关注。报道中提到的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行为等,正是此次“蓝天”行动整治工作重点的一部分。
例如,针对权利人、发明人广泛关注的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黑代理”,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结合商业化企业信息查询软件,及时掌握已在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包括专利代理的企业信息,并通过网络监测、实地检查、举报投诉等方式,进行全面排查。对涉嫌存在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将根据《专利代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以及《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五十二条的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针对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的行为,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根据举报投诉,通过实地检查等方式,对辖区内专利代理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针对代理过程中诋毁其他代理机构、以虚假宣传和欺诈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的行为,根据《专利代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查证核实并予以处理;对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的,将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问:对于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专利代理“挂证”等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蓝天”行动将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规制?
答:此次“蓝天”行动还有两项整治工作重点,即打击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专利代理“挂证”行为。
在打击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强对专利申请、专利审查等数据的主动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认定专利代理机构从事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并组织各地进行调查核实、约谈警示,依法惩处。
在打击专利代理“挂证”行为方面,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联系有关部门单位,获取相关信息后,与代理机构和代理师信息进行比对核查,及时发现“挂证”违法行为线索;结合举报投诉、网络监测、书面检查和实地检查等方式,排查辖区内专利代理机构,重点核实代理师在专利代理机构中是否专职执业以及是否存在“挂证”行为。对查实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代理师,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在专项行动中,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建立与市场监管执法队伍的工作沟通机制,加强与公安、科技等部门沟通协调,深化综合治理,并通过各地主要媒体、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开专项行动情况。
问:我国专利代理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如何?“蓝天”行动将对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起到何种促进作用?
答:近年来,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运行体系更趋健全的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获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人数达4.2581万人,有执业专利代理师1.8668万人,专利代理机构达2195家。专利代理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协调、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为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走向深入。2018年,79家代理机构因未按期提交年度报告,被列入专利代理机构经营异常名录,4家被列入首批严重违法专利代理机构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充分利用代理机构年报信息,组织地方知识产权局对不符合设立条件的128家代理机构实施重点监管,要求其限期整改。2019年第一季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连发18份惩戒决定书,治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着力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率。相信通过“蓝天”行动,能够有效遏制专利代理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专利代理行业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有力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