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环保>>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严峻 保护责任尚未根本落实

2018-11-30 22:46:22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30日讯 11月30日上午,海洋生态环境司司长柯昶在生态环境部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仍然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

柯昶介绍说,渤海湾、辽东湾、黄河口、长江口等重点海域水质堪忧,2017重点监测的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受监控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未见根本好转,赤潮、绿潮(浒苔)等生态灾害多发频发,结构性的环境风险压力仍然较大。

柯昶表示,目前部分地方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推进不力,“上热、中温、下冷”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未批先建、向海偷排漏排等问题较为突出;公众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行动仍显不足,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待形成。

在综合治理力度方面仍显不足,柯昶说,部分沿海地区黑水入海、垃圾围海、垃圾漫滩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公众亲海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二是陆源污染防控难度较大,陆源污染涉及入海河流、排污口等诸多方面,需要协同治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等诸多污染源,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防控难度依然较大。

在基础保障方面,柯昶强调,目前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工作负荷重、难度大、专业性强、硬件要求高,加之监管机构不全、人员力量不足、监管能力薄弱,“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越到基层越为严重。部分地区有案不移、有案难移、有案慢移,甚至以罚代管、压低处罚标准,海洋保护区、海砂开采等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较为突出。

柯昶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拟从“监管者”的总体定位出发,明确“四个发力”的总体思路:一是在制定游戏规则上发力,健全完善国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二是在抓好质量改善上发力,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工作的基本目标,加快推进海域综合治理,加快健全和提升监测评价基础能力;三是在强化督政问责上发力,切实用好强化督察“五步法”等有力武器,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四是在强化督企执法上发力,加快推进随机抽查、排污许可等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管生产也要管环保”的主体责任。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