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环保>>

北京:损害生态环境要“应赔尽赔”

2018-07-09 23:20:15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9日讯 (记者 杨学聪)9日,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日前已正式印发《北京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自2018年起,在全市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损害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和损害修复等工作;力争到2020年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2015年12月,首先在吉林、重庆等7个省(市)开展改革试点。2017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合理局面,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北京此次公布的《方案》,明确了四种情形应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包括在国家和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以及本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在上述区域以外的地区直接导致区域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等级下降,或造成耕地、林地、绿地、湿地、饮用水水源地等功能性退化的;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

据了解,北京《方案》中,将国家改革方案中的“八项工作内容”细化成“九项主要任务”。主要是结合北京实际,对明确赔偿权利人、开展赔偿磋商以及完善赔偿诉讼规则三项内容进行了细化,增加了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启动条件的有关内容,其他则全面承接了国家改革方案的要求。

在明确赔偿权利人方面,根据国务院授权,北京市和各区政府作为北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结合北京实际,明确市、区政府指定规划国土、环境保护、水务、农业、园林绿化等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同时明确了市、区管辖分工。

市政府管辖范围为:发生跨区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发生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市政府认为应由其作为权利人的其他生态环境损害情形。上述情形之外的由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地的区政府管辖。发生跨市域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时,由市政府与相关省(区、市)政府协商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规划国土、环境保护、水务、农业、园林绿化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和方案的规定,对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司法机关移送的线索,经立案调查确认单位或个人的违法行为符合本方案规定的情形,应启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在开展赔偿磋商方面,在全面承接国家改革方案中有关磋商和司法保障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经两轮磋商或者6个月内磋商未达成一致,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以及建立协调与援助机制的内容。

在完善赔偿诉讼规则方面,在全面承接国家改革方案中有关完善赔偿诉讼规则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区政府指定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的部门或机构有权提起诉讼,以及本市各级检察院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可以依法向同级法院提起诉讼。

北京《方案》试行期间,依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协调推进日常事务,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自2019年起,北京市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和各区政府应于每年1月20日前,将本领域本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情况送市环保局汇总后报市委、市政府。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全程参与,市环保局指导协调,市相关部门以及各区政府分工协作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机制。各区政府根据国家和市政府授权,参照方案,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依照职责,市环保局组织对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市规划国土委组织对涉及土地、矿产、地质公园(或地质遗迹),市农委、市农业局组织对涉及农业环境、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水生野生动植物,市水务局组织对涉及其管理的河流、湖库,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对涉及城市绿化、森林、陆生野生动植物以及其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及修复监督等工作。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