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房产>>

江西通源地产被指分配房源有猫腻

2018-07-03 09:32:03 中国江西网

2018-06-29

近日,南昌一网友反映,花高价买的别墅指标,且经对方所在单位同意并更名,抽签选房时却遭遇不公,开发商江西通源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源公司)对大批别墅两端的户型进行控制销售。对此,通源公司胡姓销售经理回应称,单位集资房,房源想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事情究竟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江西网记者李亚男 文/图

“指标房”供需旺盛 “指标”价格翻数倍

新建城位于南昌市新建区,从2014年11月左右获得开发使用权,其中部分省直单位通过委托开发商为单位职工建团购房。前些年由于位置偏远等原因,部分单位职工会通过中介、网络等渠道转让购房指标。

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新建城及周边配套设施跟上等原因,“指标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根据不同房源,指标价从当初的数千、几万元上涨到十几万、数十万甚至过百万元,衍生出一种市场交易,供需旺盛。

其中,新建城A7地块,是江西交通工程集团公司、省公路局等多家单位的“团购房”,共有44栋合计239户联排别墅,由江西省通源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

上述单位的职工,在转让“指标房”后,受让方可通过对方所在单位,在选房前变更到自己名下。

分配房源被指厚此薄彼 下午抽签全是中间户型

网友“请求公平”通过中国江西网问政平台举报:6月14日,江西省通源地产公司通知业主前去抽签。其中,分为上午下午两批,包括他在内的65名业主被安排下午抽签。大家抽完签发现,开发商下午拿出的65套别墅全部是中间户型。按照建筑标准,65套别墅中间户型的两端,合计应约有24套,这些两端的户型去哪里了?为何其他单位抽签会告知选房范围、总户数以及中端户比例,14日下午开发商却没有贴出公告?

多名同批次选房的业主认为,两端户型比中间户型好很多。单位既然以职工的名义集资建房,在分配房源时,可以按照既定的行政级别、职称等级先后选房。但是,单位和开发商都有权利和义务对房源信息公开、透明。

换句话说,即便本单位职工转让了购房指标,且经过所在单位及开发商同意并更名,受让人已付出了金额不等的价格购买了指标,应该享受到单位职工同等的选房待遇。

开发商:单位房源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6月25日,江西省通源地产公司通过“问政江西”平台回复网友:

一、6月14日我公司对新建城A7地块进行抽签分房,目前本地块全是本单位团购房,本次我公司共有114套房源,9-26栋、28栋、29-31栋(部分)、35-36栋 (部分),本次抽房仅对我公司内部员工,不对外销售,不存在欺骗行为;

二、如业主对自己所选房源不满意,我公司愿与业主协商,进行退房处理。

记者介入采访后,江西省通源地产销售经理胡姗姗说,14日当天拿出114套房源,房源明细已写出来,是当事人没有抽到,对当天到底有多少套中间户型、多少套两端户型她不记得。

在记者提出查看当天的房源清单时,遭胡姗姗拒绝,称这是单位职工房,选房有级别、工龄等区分,每个单位选房方式不一致,“说句难听的话,单位的集资房,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跟买指标人没有关系,购买指标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当事人:买“指标”花了60万元

在记者采访中,江西省通源地产公司销售经理胡姗姗并不清楚网友“请求公平”的身份、当天所选房号,知道对方是购买指标人后,多次强调对房源不满意就退款,不是该单位的人没必要说那么多。

就此,记者联系上网友“请求公平”,对方坦承自己是购买了指标房,且购买该区域购房指标的人很多,远不止他一个,但作为开发商江西同源地产,应该清楚购买指标也是一种市场公平交易,经过了所开发房产的单位同意,并成功更名。开发商对房源分配不应厚此薄彼。

记者:你为什么要购买新建城A7地块指标房?

网友:我们夫妇也是省直单位公务员,单位搬到了距离新建城不远的地方,但本单位没有集资建房,去年就从别人手上买了一个“指标”。

记者:购买这个“指标”花了多少钱?

网友:我们花费了60万元,但也是二手的,卖指标给我们的人早些年买的,听说当时对方花了8万。

记者:怎么证明这种买卖的合法性?

网友:新建城体量很大,买卖指标是公开的行为,我购买指标房后,对方经过所在单位及开发商,把指标房更换到我们夫妇名下。

记者:现开发商销售经理说,你不是本单位职工,无权干涉分房,你可以选择退房,你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网友:指标买卖是双方自愿行为,并经过单位同意,等同我具备对方单位职工同等选房权利。现在新建城一套别墅的指标价已经炒到了120万元左右,要我们退房,对方是想补偿我们多少钱,还是拿着我们的指标继续去卖高价?

记者:当天下午你们选房,65套都是中间户型?

网友:对,都是中间户型,这么多两端户型被开发商捂起来,且不向我们解释清楚。

记者:如果开发商选择回避,你怎么办?

网友:寻找证据,继续向媒体及职能部门反映举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