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热点资讯>>

我国首次将新型镍基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生物质转化反应

2018-06-07 10:40:43 央广网

央广网大连6月6日消息(记者张四清 贾铁生 通讯员刘文刚)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碳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醇、芳烃、烷烃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镍基催化剂在生物质的加氢、加氢裂解和加氢脱氧等反应中已被证明具有高催化活性。然而,在生物质转化的反应介质中(强酸、高温、水热),大部分镍基催化剂并不能够稳定存在,这主要是由于低价态镍基催化活性物种在酸溶液中容易发生溶解、流失以及聚集长大等过程,从而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该缺点也成为了限制镍基催化剂应用于生物质转化反应中巨大的障碍。因此,急需发展一种新型耐酸稳定的镍基催化剂并用于生物质加氢领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中心的王爱琴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在长期从事单原子催化剂和生物质转化研究基础上,首次将高金属载量的镍-氮-碳(Ni-N-C)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生物质转化反应中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通讯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选为热点文章(Hot paper)。

该研究团队制备了镍载量高达7.5 wt%的Ni-N-C单原子催化剂,并应用于纤维素转化制备多元醇反应。对比活性炭负载的镍纳米颗粒催化剂 (Ni/AC),Ni-N-C单原子催化剂在高温、高压、强酸、高温水热的苛刻条件下,表现出很好的耐久性,催化剂可循环7次以上且未见明显的活性降低和单原子聚集长大。通过深入表征,科研人员成功解析出了Ni-N-C单原子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镍单原子与4个吡啶态氮配位形成扭曲的准平面 Ni-N4基团,同时第五个吡啶态氮在纵轴方向弱吸附于镍中心形成Ni-N5结构,氢气分子可在该活性中心上进行有效活化。该进展对于将生物质转化成化妆品(多元醇)、聚酯纤维(二元醇/二元酸/PX)、航空煤油(芳烃)等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