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热点资讯>>

【调研手记】我被“质量”击中的那些瞬间

2017-12-13 09:29:38 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17年12月13日 08版)蒋菡

11月14日,江苏昆山,49岁的女工张正莲正和10多个同事推着婴儿车在测试道上行走。这是检验婴儿车质量的一个环节,测试道包括常规路面以及台阶、凹坑、沙滩、水槽等各种恶劣路况。工人们每天要推着车走8个小时,大约30公里——这样一圈圈地走,张正莲已经走了10年。

这串数字瞬间击中了我。

今年11月,我随质检总局“质量提升行”媒体团先后赴江苏和广东两省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这是质检总局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而采取的走进企业、深挖质量故事的具体行动。在与数十家企业的老总、质量总监以及一线工人的接触中,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一次次被“质量”击中……

张正莲是好孩子集团质量管理体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环,却也是这个企业质量金字塔底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这座金字塔里还包括执行零返工制度的生产车间,投资数千万元的检测实验室,每年数亿元的研发投入,以及塔尖上的企业创始人宋郑还。

在回答有关市场份额的问题时,70岁的好孩子集团董事长宋郑还一脸淡定地说:“我们不会去盯着竞争对手,我们会始终紧盯消费者,否则很容易迷失。”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担心被潮流抛在身后,怕落伍,怕被赶超,而有一种企业,担心的居然是迷失。

面对各种眼前利益的诱惑,不迷失并不容易。宋郑还坦言:“这些年来我们也遇到过各种诱惑,比如房地产,但我们坚持只做一件事,努力做好这件事。”好孩子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儿童用品,在一些产品类别上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者。

在一个貌似没有那么“高大上”“高精尖”的行业,同样可以打造出为国际市场认可的中国品牌。这是脚踏实地的力量,也是品质自信赋予的力量。

这种力量,我在广东东莞的一家企业也感受到了。同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始人,东莞铭晋家具公司董事长吕邱进说:“我们做的是能够代际传承的家具,不是一锤子买卖。”

制造能够“代际传承”的产品,需要的是近乎偏执的品质追求。11月22日,吕邱进告诉记者:沙发坐姿仰角102度、坐深+坐高=102厘米最舒服……“‘舒服’两个字是由无数次研究和试验的具体数据支撑的。”他说,“虽然在品质提升过程中会阶段性地出现天花板,但只要精益求精总能找到提升空间。”

这句话又一次击中了我。

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步建立,审美风向也会出现变化,这家专做美式家具的企业未来是否会转向做中式家具?吕邱进的回答是:“我们会紧盯消费者的需求。”

如出一辙的回答。紧盯消费者,是企业调整发展路径的风向标,亦是促进品质提升的指南针。

吕邱进信奉香奈儿品牌创始人可可·香奈儿的一句话:作品的美感一定是创作者道德忠实性与情感真实性的外部体现。“我们要做受人尊敬的企业,而不仅仅是把企业做大。”他一脸认真地说。

追求品质也是一种信仰。

相比那些在红海里凭借过硬的品质脱颖而出的企业,深圳的华大基因从1999年创立起就几乎是在生命科学的无人区里独行。从基因测序界“富士康”到个体化精准医疗领域的“Intel”,华大基因奠定了中国在国际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质量追求上无从对标,研学产贯穿的模式也几乎后无来者,方向如何把握?生命科学不断向高峰攀登,不仅会造福人类,也可能触碰到生命伦理的底线,尺度如何把握?

“对于在技术前沿领域探索的企业而言,质量把控不是把它管住,而是要尽快制定与之匹配的标准。”11月21日,华大基因集团首席运营官杨爽沉稳地说,“我们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使命。我们不太着急,只有严谨和自律,才能走得更远。”

这句话再次击中了我。不太着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事实上,时下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太着急。慢工出细活,是保证质量的朴素真理。自律,则是守护质量的根本。

回到最初,质量是做出来的。

“提升质量不仅需要更多注重质量的企业家,还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工人。”11月25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任小铁说,“当下中国人口数量红利的减少应该用人口质量红利来对冲。”

在任小铁眼中,质量首先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更是市场逼出来的。他介绍,政府质监部门的工作已由过去打击假冒伪劣为主变为两手抓——一手保安全底线,一手促质量提升。当好质量“守夜人”,需要兢兢业业的责任心,亦需要制度创新的进取心。

在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的国家基因库入口处,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猛犸象雕塑。2013年,人们在西伯利亚冰层里发现了完整的猛犸幼象,后来通过幼象的毛发获得了其完整的细胞核。理论上,这意味着人类可以让这个4000多年前灭绝的古老物种复活。也就是说,只要保存了某种生命物质的有效基因样本,它就能得以永存、永生。我想,道理是相通的,只要具有追求卓越品质的基因,就能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