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热点资讯>>

做一款改变世界看法的眼镜

2016-06-13 10:03:42 北京晨报

多哚创始人李刚:

在VR(虚拟现实)的创业雨林中,“程序猿”出身的“科幻迷”李刚试图带领他的“多哚”冲上科技的最前沿,甚至成为VR行业的“独角兽”。其现实和理想的连接点是一款“太阳镜”,准确地说,是一款像太阳镜的VR设备。这也是全球第一款戴上去不像外星人的VR设备,大大颠覆了业界对VR设备的固有想象,向消费级市场发起了冲锋。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全球的科技巨头们都在布局VR,据说平均3天就会有一家公司宣布进入VR领域。这种背景下,一家年轻的中国深圳企业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多哚一定是下一个VR划时代的引领者,会开启一个VR的新时代,多哚一定会改变世界的看法。”李刚的梦想真的很大。

二次创业大冒险

把首次创业赚的钱都投进去

“当我戴上头盔,在一个新世界里马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富可敌国。”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刚接触到VR,震撼的效果让他对VR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直接影响到他的第二次创业。

80后的李刚是个科幻迷,从中学时代就爱看科幻小说,觉得虚拟现实技术很神奇。现在他仍会经常看一些科幻作品。

李刚开始研究VR时,几乎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头盔都试戴了一遍,甚至去日本和美国调研。很快,他发现一个用户的痛点——市场上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又厚又重的头盔。于是,创业的激情喷涌而出,他当时就萌生了“做一款真正的VR眼镜”的想法。“像太阳镜一样很轻很薄很酷炫,需要装进我们的口袋,能够随身携带。我认为,这样子的VR产品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才能融入我们的生活。”

当时,李刚才卖掉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酷盘,正在琢磨下一个创业方向。此前曾在金山、迅雷做过“程序猿”的李刚,于2008年与另两位合伙人创立了酷盘,这是一家云计算与云存储公司,然后在2013年以数千万美元卖给了阿里巴巴。

在确定了新的创业方向后,李刚迅速地行动起来。在项目启动初期,为了寻找投资,他见了不下50位投资人,却没人愿意为他投资。“为什么一个能够抓住用户痛点的产品,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却没人投资呢?”李刚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哥们提醒他说,做智能硬件成功的几率太低。

“可能因为我性格里面还是有一些很执著的因素,湖南人嘛,我就不信这个邪,偏要做一款眼镜。没有投资,我就把上次创业赚的钱基本都投了进去。”多哚VR研究工作室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三年磨一剑

现在见投资人不讲故事

尽管有过创业经历,但李刚没想到第二次创业的开局会是如此艰难。在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后,技术攻关方面又开始举步维艰。在公司开始运转的前三个月里,就发生了“Facebook收购Oculus”的事件,那时李刚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间厂房里较劲。“那是我们最难熬的日子。幸运的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我们对产品的坚持,吸引了一大批对于技术、对于产品同样执著的优秀小伙伴。”

李刚翻出一张照片,一间厂房里几个农民工一样的人就是多哚的技术骨干。目前,多哚公司的研发团队近90人,包括20位博士,超过100项专利申请(包括全球专利48项),不乏来自各大顶尖科技公司的精英。2014年12月,多哚获得某知名投资机构的巨额天使投资,目前正在进行B轮融资,早已离开了当初的厂房。

3年的坚持终于换来V1的诞生。这是全球第一款眼镜形态的VR,厚度16毫米,重量只有78克,长得跟普通太阳镜一样。有业内人士评价说,真的把VR眼镜做成了眼镜。在当前鱼龙混杂的VR设备世界里,这是一个新的产品形态。

李刚说,现在见投资人不再描述宏大愿景和讲故事,只是把Oculus、三星等产品和自家V1一起摆桌子上,让对方挨个体验一番。除了V1外,多哚还有一体机、头显等产品梯队。

打破“眩晕”魔咒

V1要直面美国市场

再过两个月,V1将在美国纽约全球首发。李刚说,希望在美国这样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上直面竞争,证明中国智造的实力。

V1甫一亮相时就引发了关注,既有惊叹和赞美,也有对中国制造的“有色眼镜”。李刚深切认识到,中国制造还没有摆脱“劣质”、“山寨”、“廉价”的标签,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难以得到认可。“谁说中国人就只能抄袭和山寨,我们就是想做出自主创新的产品,与国外最牛的公司来PK。”

V1的确有傲娇的资本。当初扎克伯格收购Oculus后,即提出Oculus的VR头盔要在未来5-12年内做成一副普通眼镜大小。现在却被一家来自中国深圳的民营公司捷足先登了。

在李刚看来,VR最大的魅力在于沉浸感,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人所有的一切感知功能,并让人们能正常地感知这些功能。要实现这样的体验,关键是要解决“眩晕感”,这也是目前VR设备最主要的技术瓶颈。

据了解,目前业界VR设备头部追踪响应延时普遍在20毫秒以上,但多哚V1能压缩到10毫秒,能极大减少眩晕或不适症状。

但对李刚和多哚而言,挑战刚刚开始。目前全球VR市场处于混沌状态,距离VR产业真正爆发至少要等到2018年。

■对话

VR能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在很多领域都大有可为

北京晨报:如何看待目前VR设备火热的创业潮?

李刚:保守估计,国内从事VR设备的公司达上百家。但大多缺乏原创性,甚至没有消费级电子产品或互联网开发经验,产品大多停留在实验甚至臆想阶段。虽然VR大热,但短时间内难以真正进入消费者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VR产品在消费者版的价格、便携性、舒适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北京晨报:在你看来,目前VR产业还有哪些瓶颈亟待解决?

李刚:首先是产品形态,这也是我公司一直致力于此的东西。其次,目前VR行业没有统一标准,在国内仍需一些行业协会甚至政府来推动。希望标准能够尽快出台。第三是内容的匮乏。实际上,VR能让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改变,像旅游、教育等领域,都大有可为。

北京晨报:目前针对VR领域的创业和投资很疯狂,尤其是HTC、Oculus、索尼等VR硬件第一阵营的大企业林立,你的愿景是什么?

李刚:VR有成为人人可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潜力,深圳是全球最好的硬件创新基地,在VR领域,中国已经到了出现世界级科技公司的时候。

北京晨报:除了硬件,你们在VR生态方面怎样布局?

李刚:在国外和国内策略不太一样。在国外是硬件先行,内容和平台采取合作形式。在国内,会基于自己的APP商店和账号体系,和硬件一块推出。

北京晨报记者 焦立坤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