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电子>>

从源头防控电子垃圾污染

2014-11-27 09:17:25 经济日报

  编者按电子垃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危害,但也极具回收利用价值。一些读者来信认为,应拓宽电子垃圾回收渠道,加快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同时,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


  上图11月22日,四川内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拆解电子产品。自2013年8月开工以来,该中心已累计拆解处理废旧家电近530万台次。兰自涛摄

  右图 北京右安门街道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定期到各个社区对居民家中的废旧电池进行集中回收,并向居民宣传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本报记者 翟天雪摄

  编辑同志:

  电子废弃物中包含多种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置不当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一些电子垃圾集散地多以家庭小作坊为单位,以原始方式手工拆解,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方式提取贵金属,并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电子垃圾回收缺乏监管、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生态问题,建立畅通的电子垃圾回收渠道,防控电子垃圾污染迫在眉睫。

  一是加快建立专业的回收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分类、循环利用处理等予以规范。在居民社区、大型市场等处设立电子垃圾回收点,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电子垃圾回收体系。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再利用产品减免税、优先保障用地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电子垃圾回收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扶持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集散市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三是落实相关企业责任。监管部门应明确企业回收、处理的主体责任。家电生产、经销企业应对产品承担回收、处理责任,可在电器卖场设立废旧电器回收绿色通道,并在产品的包装上标示回收办法,让消费者回收有路。

  河南省叶县 吕府刚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