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汽车>>

充电设施缺位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障碍

2014-11-20 09:20:01 证券日报

  ■安 宁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啦,我很想买辆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问题还是要考虑考虑,这是个大问题。”一位朋友在谈到新能源汽车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想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所担心。

  今年以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在不断升级,着力从政策面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坚冰”,从购车补贴到购置税减免,从单独摇号到电价优惠,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层层加码。

  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呈现“政策热,市场冷”的局面,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然低迷,有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76万辆,这其中,公务车、出租车等集团客户占大部分,私人消费只占一小部分。在北京市场上,自今年2月份以来,北京市开始实施电动汽车单独配置、摇号,至今共配置指标9382个。截至6月底,电动车实际上牌数量仅642辆,其中摇号购买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只有331辆。

  其中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仍要受到充电难、价格高、产品不丰富、续航里程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充电设备不完善成为目前新能源车推广的核心“痛点”。

  从市场角度来说,“充电难”的问题是目前电动汽车大面积普及的最大阻碍。在北京等特大城市,很多车主并不拥有独立车位,私人充电桩安装困难,更多依赖于公共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阻力因此比发达国家更大。充电网点少用车不方便,导致买车的人少。充电网点是电动汽车真正商业化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充网点,电动汽车要么“窝”在家里,要么“趴”在半路。

  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调动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不仅需要政府,还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破解。在加快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少一些政策依赖的习惯,多一些将充电设施与商业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小区物业、停车场、商铺、餐馆等多方面参与电动车充电服务的积极性。不仅地方政府要加快充电设施的建设,而且,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也要协同合作,只有多方力量汇聚成一股力量,新能源车市场才会持续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