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智慧锁的特点:
1)核桃锁支持多种开锁方式. a,运程遥控开锁,b,自动开锁,c,支持钥匙扣,d,更重要的是还配有机械钥匙备用,支持传统的开锁方式。
2)核桃锁安全性有保障,数据加密采用银行级别技术,三层动态防护,安全链节环环相扣,生产,经销人员都不会接触到任何安全信息。采用可靠,耐用的5彩锁芯。
3)钥匙丢失、扩散后处理方便, 不用物理破坏和更换。
4)独特的二维码配制钥匙。用户只用扫描随产品附带的二维码,就能完成配制工作,省去复杂,不易理解的操作。
5)和门铃的巧妙整合,让远程开门更有意义。
6)支持多平台。应用程序目前支持新版的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今后还会支持更多的平台,比如可穿戴式设备,智能路由器。
7)节能环保。
使用技巧:
1) 核桃锁安装和一般机械锁的安装相似!所以安装会比较简便。
2)核桃智慧锁终端软件的设计,把用户的交互体验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合理的布局,常用功能入口全部安排在首页,清晰易见。并且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都会加上简短明了的说明;针对一些非常用的功能,设置了介绍引导页面,带领用户一步一步地完成操作。我们的目标是,争取让用户不用读说明书就能掌握使用。
3) 用户是如何把其手机变成核桃智慧锁的钥匙的呢?
用户只要用其智能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手机就变成核桃智慧锁的钥匙。
用户的手机变成其购买的钥匙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系统设置与通讯配对的过程,这个复杂的构成用简单的扫二维码的动作完成了。
手机变成钥匙之后,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其他设置,用户就可以享用核桃智慧锁了。
4) 用户是如何开启核桃智慧锁的呢?
A:手机变成了核桃智慧锁钥匙后,只用点击一下应用程序的开门按钮,就可以远距离开门。开门距离可达40m,支持室内室外远距离开门。
B: 在核桃智慧锁上有一个神奇的按钮。这个智能门铃按钮,可以区分陌生人和主人。
我们推出自动开锁的功能,只要携带你的手机来到门前,轻触一下感应按钮,锁就开了。如果你不是主人,门铃则会响。
想比之下,用机械锁时,开锁要掏出钥匙串,找出对应的钥匙,插入锁孔,旋转钥匙…
核桃智慧锁自动开锁的功能省掉了这些步骤, 看似微不足道,却给用户提供很大的便利.
C:核桃智慧锁的临时授权功能:我们还可以把手机钥匙通过我们云后台分享给亲友,用户不用赶回家,亲友也可以使用分享的云钥匙开门。这样为用户的生活带来更加方便的体验.
D:核桃智慧锁还充分考虑了用户家庭里的长者和小孩,他们很有可能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我们提供钥匙扣,体积类似于汽车车门的遥控器。它可以和手机一样,支持手动遥控程开锁和自动开锁。
有意思的是,如果钥匙扣丢失了,要补配的话,用户完全可以自己操作完成,不用像补配车钥匙一样,破费、费时地跑到4S店。既解除了用户的烦劳,厂商也减少了售后服务的环节。
E:核桃智慧锁也配备了具有防钻、防撬的超高防盗性的CEI五彩锁芯.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开启.
5) 核桃智慧锁的安全性:
锁这个产品最重要的属性是安全。时常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解码器等,盗取高级小汽车。
我们非常重视核桃锁的安全性,核桃锁采用的是我们自己研发secureChain的安全框架。
它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 安全设计贯穿整个环节。
大家知道安全问题是一个链的问题,链中各个节点的安全决定着整体的安全性。如果一个节点安全有问题,那么整个链条就会崩溃。所以,我们在设计上力求环环相扣,节点间互为依仗,从机械、电子、通讯、软件、云服务、生产过程等全方位考虑安全问题,生产、经销商人员不用接触到关键信息就能完成锁的生产和经销。
(2) 采用三层动态加密和验证技术,达到甚至超过电子银行的安全级别。
每次手机对锁的开门操作,使用的加密密钥都会不一样,关键数据在建立的无法破解的通道进行传送,两端通过不可逆的算法达到关键数据的同步。即使有人截取到某次数据,并能成功破解,但这些数据对下次开门毫无意义。而且,破解本身在目前技术下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最终导致毫无经济意义。 形象来说,如果说有人要破解的话,他要动用一个超级机房,需要1000台服务器协作, 花费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破解到的数据下次还用不上。
(3)值得重点强调的是,锁芯采用的我们自己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彩锁芯。
6) 核桃智慧锁的电池及耗电情况怎么样?
核桃智能锁由干电池来供电。 干电池购买方便, 更换也方便。
那大家会问,电池可以续航多久?
经过测试和计算:
(1)如果平均每天开20次锁,4节5号电池的使用时间可达2-3年。
(2)核桃锁待机可达12年。这意味着什么?在节能模式下,房子闲置12年后,你还可以用手机开门。当然用户要安装一个寿命是12年的电池,有些电池,即使闲置几年,电就会漏光。换句话说,核桃锁的功耗之低,以至于瓶颈不在于它的功耗,而在于电池的寿命和漏电速度。
此外,电量快不足时,手机端会提醒用户。
可以这么说,核桃锁是一把节能环保的锁。核桃锁续航能力之强,免除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麻烦,让用户真正享受智能设备,而不是被这些设备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