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维权>>

健身受伤,9000元私教费获部分退赔,预付式消费需注意

2024-07-30 14:19:05 佛山市场监管

案例简介

2024年7月,容桂市场监督管理所收到消费者苏先生的投诉,苏先生反映其儿子6月初在某健身房花费9000元左右购买了一个私教服务。在私教课前体验了一节动感单车体验课,但由于当时训练方式、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教练没有及时处理,导致苏先生儿子身体不适并入院治疗。苏先生认为该健身房教练不专业,训练方式没有合理安排才导致其儿子过度训练产生身体病症。苏先生要求该健身房全额退费并赔偿相关治疗费用。

image.png

案例办理

接诉后,容桂市场监管所调解人员分别联系商家以及消费者了解相关情况。在了解到消费者的具体情况后,调解人员联系涉诉健身房进行核实,并组织双方携带相关凭证到容桂市场监管所进行现场调解。

调解初期,消费者苏先生情绪异常激动,强烈反映该健身教练未尽指导义务,且该健身房安全管理不到位。商家态度强硬,坚决表示已签订相关服务合同,且已张贴动感单车安全提示,无法满足消费者全额退款及赔偿的诉求。容桂市场监管所调解人员向商家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向商家点明其需对健身房内的顾客尽安全保障义务及提醒告知义务。经过反复沟通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处理意见:按合同条款扣除30%费用退款并赔偿医药费2500元,并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消费申诉调解协议书》,当天一次性退赔完成。

案例成效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健身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但健身房锻炼受伤、健身房关门跑路的新闻频发。因此佛山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健身等预付式消费时需谨慎:

一是在选择健身机构前,要核实健身机构的资质、经营状态,了解教练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和基本的救助常识,选择规模较大、设备齐全、信誉良好的机构;

二是选择恰当健身项目时,要根据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工作时间等情况综合考虑,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运动,不要盲目轻信健身教练对健身效果的夸大宣传;

三是理性办卡避免大额消费,预付式消费常常优惠力度大、服务期长,但可能存在商家后期关门跑路的风险,如发现商家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四是签订合同要仔细谨慎,须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消费后保留好发票、合同等相关证据,便于后期通过12345或12315维权。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开放临港 共创未来

  • 安徽淮北: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广西梧州市16万公顷早稻陆续成熟

  • 上汽通用汽车RoboTest无人化 ...

  • 探营梅赛德斯-奔驰:服务用心 不厌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