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家长必读!05后遇上消费纠纷,怎么办?

2023-06-13 10:52: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目前,05后已成为消费一大主力军。当TA们遇上消费纠纷,怎么办?下面这则案例可作参考哦。

2023年2月,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某校六年级学生赖同学在一家手机店花了1500元买了一部手机。

家长发现后,认为自家孩子是一个十一岁的未成年人,购买手机行为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并不知情,购买行为应视为无效行为。但是,在要求商家退货过程中,遭到拒绝。

根据《民法典》规定,赖同学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家长(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其购买行为无效。经属地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耐心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货。

上述案例中,未成年人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大额消费后要求退货被拒,这类新闻近年来屡上热搜。

为什么赖同学的家长能成功退货?一起来了解相关法律,什么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简单来讲,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待定,需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才具有法律效力。

案例中的赖同学只有十一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购买手机的行为没有得到家长(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购买行为是无效的,商家应该予以退货退款。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各类经营主体:

当未成年人独自购买金额较大的商品或者服务时,经营者需确认消费行为是否取得了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确保经营行为合法有效。

提醒广大家长:

1.注重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监管其消费行为;

2.不要给孩子超过其使用需求的数额较大的零花钱;

3.注意保管好手机支付和银行卡密码,避免因未成年人独自实施大额交易发生消费争议,造成损失。

(供稿:广州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喜看硕果盈枝 共话前景无限——20 ...

  • 一座博物馆里的农耕史诗——中国一拖 ...

  •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 ...

  • 黄金宝:以千人万店开启个人经济体新 ...

  • 建设标准化创新发展新高地——山东大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