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成都市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2022-11-07 11:24: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张东)“双十一”网购节日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种类繁多的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近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调查和投诉显示,盲目、冲动消费明显,部分平台商家的商品质量与诚信问题仍很突出。为此,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商品要理性,莫要盲目跟风。

选择正规电商平台,谨防网络欺诈

消费者最好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等级较高、交易量大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以及诚信度好、口碑美誉度高的网店。

下单前,要对商品多比较。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更要仔细对比,核实优惠真实性。消费者要小心防范各类诈骗如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

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能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等。

仔细了解促销活动的细则,谨防消费陷阱

个别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而实际却存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

因此,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

消费者可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预付定金直减等套路;切勿轻信“电商专供”“拼购”等各种“噱头”;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

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

支付时,消费者要通过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和正规流程购买,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留存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

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 商家承诺内容记录、购物记录、购物宣传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或送货单。消费者在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成都市消协倡议: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主动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质量为 ...

  • 中检上海携手得物App开展全方位鉴 ...

  • 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对超市开展现 ...

  • 沾临黄河特大桥路面沥青摊铺全部完成 ...

  • 华亭:“牛状元”的“牛”计划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