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三晋名片” 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二批“山西精品”正式亮相
本报讯 (记者秦海峰)3月12日,2023年度“山西精品”新闻发布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来自太原京丰铁路电务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大同市巴什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服务)获得了“山西精品”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有效提升全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2021年,山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形成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具体组织实施者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坚持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的核心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强化宣传推广,通过企业申报、现场核查、标准制定、第三方认证,最终发布39家企业的39个产品和服务为第二批“山西精品”。
2023年度申报“山西精品”的企业共有272家,申报产品(服务)285个,覆盖山西省首批10大专业镇企业和“链主”企业。在2022年申报工作的基础上,联合会优化企业申报条件及流程,通过组建专家队伍对企业标准编制工作进行帮扶指导,发布了36个高质量、高规格的团体标准。其中5项团体标准等效采用欧盟及国际标准,两项团体标准优于国外先进标准,3项团体标准填补国际、国内标准空白,体现了标准对品牌的引领作用。
“山西精品”建设工作层层严格把关,确保优中选优,把握精品脉搏。联合会通过资料预审,预选出55家企业的产品(服务)进入现场调研核查阶段。经过深入企业实地现场核查,最终有46家企业的产品(服务)通过预审,43家企业的产品(服务)进入标准制修订环节。经标准审查,36家企业的产品(服务)完成标准制定,进入认证环节。
“山西精品”通过第三方进行认证,以严格认证向社会传递信任。“山西精品”认证联盟严格执行认证程序,最终完成36家企业的产品(服务)的认证工作。同时,按照“强监管”机制,开展了对首批“山西精品”的复审工作,形成“建标—对标—贯标—监管”的工作闭环,以确保“山西精品”认证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据介绍,今年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将继续打造40个以上“山西精品”,2024年的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下一步,“山西精品”将与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已有公用品牌联动,依托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公用品牌建设工作成效,引导培育各行业优质企业的产品(服务)成为“山西精品”,同时深入课题研究、重视培育培训、加大宣传推广,培育出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质的企业,能够引导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山西精品”推动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全方位转型发展,使“山西精品”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中国质量报》